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44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弦樂器彈指法。用手將弦撫按住。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朱熹〈繳納南康任滿合稟事件狀〉:「此於大農之經費,不足以當九牛之一毛,而可以少寬百里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口傳。《後漢書.卷四十五.張俊傳》:「俊自獄中占獄吏上書自訟,書而俊獄已報。」《西遊記》第三六回:「對月懷歸,口占一首古風長篇。」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資治通鑑.卷二二九.唐紀四五.德宗建中四年》:「朕從即位以來,見對論事者甚多,大抵皆是雷同,道聽塗說,試加質問,遽即辭窮。」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見「三顧茅廬」條。 01.《南史.卷二六.袁湛列傳》:「(明帝)欽昂風素,頻降駕焉。及踐阼,事多留與語,謂曰:『我昔以卿有美名,親經相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顧草廬。』」 參考詞語︰三謁茅廬注音︰ㄙㄢ |ㄝˋ ㄇㄠˊ ㄌㄨˊ漢語拼音︰sān yè máo lú釋義︰猶「三顧茅廬」。見「三顧茅廬」條。 01.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他如今做了三謁茅廬,勉強承伏。」 參考詞語︰茅廬三顧注音︰ㄇㄠˊ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漢語拼音︰máo lú sān gù釋義︰猶「三顧茅廬」。見「三顧茅廬」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冊、小本子。如:「手摺」、「摺」、「存摺」。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魏了翁〈直前六未喻及邪正二論〉:「士而可以軒輊,可以親疏,則所得者寡廉鮮恥之人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體名。古代記之類,於上書或祝賀皇后、太子所用。《資治通鑑.卷一一七.隋紀一.文帝開皇九年》:「欲令蔡徵為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戰勝歸來所的樂曲。如:「凱而歸」。《陳書.卷二八.高宗二十九王傳.晉熙王叔文傳》:「隨晉王、秦王等獻凱而入,列于廟廷。」《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韓元帥平了建州,安民已定,同呂提轄回臨安面君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