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蕩寇志》第四九回:「本縣初臨此地,不不教而誅,爾可傳諭宋江,即日前來投到。那時本縣或可轉乞上憲,代達天聽,從寬議罪。若再怙惡不悛,哈哈,盧俊義,盧俊義,恐你悔之不及了!」
人云亦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州定慧寺的守欽長老,派遣他的徒弟卓契順來探望被貶謫到惠州的蘇軾,順道寄上他做的〈擬寒山〉十頌。蘇軾看了之後,覺得守欽長老的詩句流露出像禪宗三祖僧璨和五祖弘詩作的通達意境,而沒有賈島和僧人可明詩中的峭冷、枯瘦,於是和韻做了〈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詩八首。典源這裡用的是第二首,內容是描述蘇軾在惠州的生活環境:他居住的地方鄰近鐵橋和石樓兩座山,白天看得到有五色羽毛的奇鳥,夜晚聽得到千年枸杞根化成的狗的吠叫聲,也有松花釀成的仙酒,和樵夫送的山餚野菜。我喝醉了你就自己離去吧!晉朝的陶淵明不也曾說過:「我醉欲眠,卿且去。」我只是附和他的話而已。後來「人云亦云」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的「陶云吾亦云」演變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若、如果,表示假設。《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蘇軾〈留侯論〉:「彼其能有所也,然後可以就大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表演、彈奏。如:「弄笛」、「弄簫」。唐.王涯〈秋夜曲〉:「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大無邊際的天。《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上達蒼昊,下及川泉。」宋.蘇軾〈再和潛師〉詩:「且撼長條餐落英,飢未擬窮呼昊。」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場上出生入死,屢屢建功,而藺相如只不過是逞逞口舌之能,便從一個出身卑賤的門客高升至上卿,實在讓人無法受。廉頗於是宣稱: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便刻意迴避廉頗,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席朝會。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結果,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紛紛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既往不追注音︰ㄐ|ˋ ㄨㄤˇ ㄅㄨˋ ㄓㄨㄟ漢語拼音︰jì wǎng bù zhuī釋義︰過去的事不用追究。見「既往不咎」條。 01.宋.邵雍〈秋懷〉詩三六首之三五:「既往不復追,未來尚可救。餘事不言,言之必成咎。」 參考詞語︰不咎既往注音︰ㄅㄨˋ ㄐ|ㄡˋ ㄐ|ˋ ㄨㄤˇ漢語拼音︰bù jiù jì wǎng釋義︰即「既往不咎」。見「既往不咎」條。 01.《明史.卷三一六.貴州土司列傳》:「令還侵地,不咎既往,已屬國家寬大。」 02.《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列傳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爾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參考詞語︰既往不究注音︰...
一簞食,一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雍也》篇中稱讚顏回,說:「賢德啊,顏回!只吃一碗飯,只喝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之中,別人都難以受這種愁苦,但顏回仍舊沒有改變他的快樂。顏回真是賢德啊!」顏回英年早逝,對孔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孔子悲嘆顏回之死「是上天要毀滅我啊」!由此可知孔子痛失英才那種深沉的惋惜與失落。「簞食瓢飲」這句成語,就從《論語》原文「一簞食,一瓢飲」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漏屋蔽衣,踰於原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整理、梳理。唐.韓偓〈信筆〉詩:「睡髻休頻攏,春眉更長。」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受挫折,生活困迫不安。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兒長大時年,交付他收執依然,遮莫殺顛沛流離,休迷失水木根源。」《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至於沒出土兒,就遭了這場顛沛流離,驚風駭浪,更自可憐。」也作「流離顛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