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6.3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聽來一半愁。』可知染鬚亦無傷于雅士。」 02.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三.循吏》:「時人謂王晉平富求歸云云。可謂清風亮節,後先輝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針線綴補。如:「縫合傷口」。唐.孟郊〈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遲遲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不相讓的奪取、競求。[例]競爭、分秒必爭、爭先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知之明也,修修3>兮其用統類之行也,綏綏4>兮其有文章也,熙熙5>兮其樂人之臧6>也,隱隱7>兮其人之不當也,如是,則可謂聖人矣。 〔注解〕 (1) 猒猒:音|ㄢˋ |ㄢˋ,安靜的樣子。 (2) 炤炤:音ㄓㄠˋ ㄓㄠˋ,明察秋毫的樣子。 (3) 修修:整齊的樣子。 (4) 綏綏:安泰的樣子。 (5) 熙熙:和樂的樣子。 (6) 臧:音ㄗㄤ,善。 (7) 隱隱:憂戚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極、極端。如:「窮凶極惡」、「窮奢極侈」。《宋史.卷三一三.列傳.文彥博》:「彥博雖窮貴極富,而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騙、嚇。如:「訛詐」。《紅樓夢》第四八回:「訛他拖欠官銀,拿他到衙門裡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因受寒或驚而抖動。《儒林外史》第三回:「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痛減思痛注音︰ㄊㄨㄥˋ ㄐ|ㄢˇ ㄙ ㄊㄨㄥˋ漢語拼音︰tòng jiǎn sī tòng釋義︰即「痛定思痛」。見「痛定思痛」條。 01.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四.均田》:「不一月竣事,上下帖然。未知余之罪得小解否?痛減思痛,毛髮尚自凜凜,老死無能自明。」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姻緣傳》第五六回:「狄員外惟家醜外揚,千萬只有一個獨子,屈心忍耐。這狄婆子平日性子,真是雷厲風行、斬釘截鐵的果斷,叫他得了這們個動轉不得的病,連自己溺泡尿,痾泡屎都非人不行。」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