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舍人4>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5>,請辭去。」藺相如固6>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7>?」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8>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9>,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10>之至此也。」卒11>相與驩12>,為刎頸之交13>。 〔注解〕 (1) 相如:藺相如,戰國時趙人,生...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肚子很大的樣子。[例]瞧她大腹便便,怕即將臨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翻。《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迺,自起泛孝惠卮。」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王之不好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莊嚴、恭謹。通「肅」。《論語.季氏》:「吾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三國魏.何晏.集解:「鄭曰:『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大口小的瓦盆。《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逢萌傳》:「乃首戴瓦盎,哭於市。」《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樽盡。」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懼耽憂而心神不定。《隋唐演義》第七二回:「中宗在均州聞之,心中惴惴不安,仰天而祝。」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畏縮不前,停滯不前,躊躇不前反義:一往無前,勇往直前辨似: 「裹足不前」及「畏縮不前」都有不敢前進的意思。 「裹足不前」側重於有所顧忌;「畏縮不前」側重於怯懦害怕。 裹足不前 畏縮不前 辨似例句 ○ ㄨ 假如你疑慮太多而~,怕很快的你就會落後了。 ㄨ ○ 想不到平日~的媽媽,此時卻像一位萬夫莫敵的勇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藉。《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常諸子驕侈,席勢凌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