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斥、排擠。《公羊傳.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辭.東方朔.七諫.沈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擾亂。《淮南子.兵略》:「故至於攘天下,害百姓。」《漢書.卷四○.張良等傳.贊曰》:「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為謀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春秋時國有養由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清、真實。[例]確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一處遺漏的。如:「遍布」、「遍歷」、「紅遍東南亞」。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棄疾〈水龍吟.天千里清秋〉詞:「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正。如:「偏頗」。《辭.屈原.離騷》:「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旋轉。通「旋」。《莊子.庚桑》:「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文選.曹植.美女篇》:「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通「贄」。《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春秋時國有觀起。
5.姓。如春秋時國有觀射父。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釋義 撲朔︰跳躍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 3.用法 本意謂兩兔並走,雌雄莫辨。今用以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認清。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捉摸、盤根錯節、混混沌沌 義反 一目了然、涇渭分明 5.例句 偵探已從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找到最關鍵的環節,破解這個難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