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31.3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蓋、擋住。如:「衣不蔽體」、「浮雲蔽白日」。《辭.屈原.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3.受阻隔、欺騙。如:「蔽塞」、「蒙蔽」。《辭.屈原.卜居》:「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戰國策.齊策一》:「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重疊的。《辭.宋玉.招魂》:「層臺累榭,臨高山些。」《史記.卷七九.范雎傳》:「秦王之國,危於累卵。」
2.憂患、禍害。《戰國策.秦策一》:「本漢中南邊為利,此國累也。」漢.高誘.注:「累,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歸屬。如:「重擔落在誰身上?」唐.杜甫〈將適吳留別章使君〉詩:「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辭.宋玉.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表示否定。同「否」。《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罷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欺侮、侵犯。《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環繞。如:「周而復始」。《辭.屈原.九歌.湘君》:「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播到遠方的香氣。《辭.屈原.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析芳馨兮遺所思。」唐.劉兼〈蓮塘霽望〉詩:「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有人以比賽畫蛇決定誰可以喝酒,有人畫好後又添畫四隻腳,此時第二個人也已畫成,第一個人則因為多畫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典出《戰國策.齊策二》。後比喻多此一舉而於事無補。《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也作「畫蛇著足」、「為蛇添足」、「為蛇畫足」。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脫粗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而竊據名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