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7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刊淮南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是西漢宗室劉安招致賓客,在他主持下編著的。據《漢書.藝文志》云:「《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顏師古注曰:「內篇論道,外篇雜說」,現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說的內篇所遺。據高誘序言,「鴻」是廣大的意思,「」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認為此書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全書內容龐雜,它將道、陰陽、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來,但主要的宗旨傾向於道家。《漢書.藝文志》則將它列入雜家。   《淮南子》一書注本,歷來均以高誘所注最為通行。此書大題次行署「太尉祭酒臣許慎記上」,可知兼採許慎之說。《四庫全書總目》已詳言,隋唐之時《淮南子》注本皆許氏、高氏二注並列,後因許氏之注較高注簡略甚多,是而亡佚。然而就存世僅見的《淮南子》宋刊本而言,全都是許氏注本,可當知兩宋之末,許注仍甚為流行。   《淮南子》宋刊本傳世甚為稀少,清代藏書大家黃丕所藏宋刊二十一卷小字本,原屬曹寅舊藏,後為楊氏海源閣所得,楊氏藏書散出後,今已不知去向。本院所藏此帙為茶陵譚氏刊刻的二十一卷本,可以說是《淮南子》宋刊的孤本。此書原為民初劉世珩所藏,後由傅增湘以重金購得,再轉歸沈仲濤先生之研易樓。
左恩,弗特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德國芭蕾教師,他曾在柯尼格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Königsberg)隨奧圖.史托伊格(Otto Stoige)學舞,也曾在萊比錫隨比爾納特.可連姆(Bernard Klemm)習舞。他是促成德國舞蹈教學藝術學院(the German Academy of the Art Teaching Dance, 1873)成立的功臣之一,同時他也發明了一套舞譜記錄法。1887年在萊比錫出版名為《舞蹈藝術規則》(Grammatik der Tanzkunst),稍後由阿爾風梭.喬瑟夫.席夫.(Alfonso Josephs Sheafe)將它翻譯成英文(Grammear of...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威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於匹茲堡的美國舞者、編舞者和舞蹈教師。他曾師從安東尼.都鐸(Antony Tudor)、泰德.蕭恩(Ted Shawn)和荷西.李蒙(José Limón)等人,並加入不同舞團,從事表演工作。他曾到歐洲,並以慕尼黑為根據地,建立百老匯爵士舞團,同時在慕尼黑有自己的舞蹈教室,爵士舞、踢踏舞、體操,甚至歌唱都是其舞蹈教室教授的內容。他也曾藉著自己在爵士方面的舞蹈長才,參與許多電視影片和音樂劇的編舞工作,曾獲得慕尼黑編舞競賽的首獎。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老驥伏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士暮年,壯心不已。」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也作「伏櫪老驥」。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嗤之以鼻」的「嗤」有譏笑之意。今天在用「嗤之以鼻」這句成語時,特別強調用鼻子出聲來嘲笑別人,表示鄙視與不屑。這四個字的組合,目前可以看到較早的文獻資料是晚清小說《黃繡球》。清朝末年,中國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各方面都產生了劇的變化,婦權問題也逐漸受到矚目。《黃繡球》這部小說就是在描述當時婦女生活的狀況,以及新女性從事改革運動的困難,並藉以反映當時新舊社會交替之下,中國婦女爭取婦權的艱辛歷程。小說的重心特別擺在「放足」與「讀書」兩個當時婦女最急須改善的問題上,而「黃繡球」便是這部書的主角。原本是舊時代婦女的她,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金史.卷一○三.紇石桓端列傳》:「徐州行樞密院石盞女魯歡剛愎自用,詔桓端以本官權簽樞密院事,往代之。」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葉廷琯《吹網錄.卷一.韋昭避諱改名》:「如后妃傳不本淑懿,高堂隆傳留其淑懿,以至太師、軍師、昭、昭獻、昭文、昭德之類,不勝枚舉。」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桀驁不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意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 釋意桀驁:性情凶暴,倔強不屈。馴:馴服。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贊:[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愛子而為質乎?](質:人質) 用法形容性情倔強剛,不聽管教。貶意。 例句清、文康 兒女英雄傳 第十八回:[只是生成一個桀驁不馴的性子,頑劣異常。] 同義恃才傲物 反義俯首聽命 辨析馴,不要讀成ㄒㄩㄣ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