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需用手推耕的犁。《韓非子.五蠹》:「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耕夫釋耒,桑婦下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久、遠。通「修」。《楚辭.屈原.離騷》:「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文選.潘岳.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
2.美善。《楚辭.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文選.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避。《書經.微子》:「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是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採取、聽取。《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水或液體散放出去。如:「灑水」、「灑掃」、「噴灑」。
態度自然大方,不受拘束。如:「瀟灑」、「灑脫」。
東西散落。如:「湯灑了我一身。」、「灑了一地的糖果。」
裨補闕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助於缺失的改善。如:「公司員工以後若能凡事先協調溝通,做好準備工作,必能裨補闕漏。」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
咀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牙齒咬碎與磨細食物。《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青藻,咀嚼菱藕。」《抱朴子.外篇.博喻》:「故鋸齒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別味。」
連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共同動作。《文選.潘岳.藉田賦》:「躡踵側肩,掎裳連袂。」也作「聯袂」、「連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6.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統理。如:「治國」、「治理」、「統治」、「治家」。
處分。如:「治罪」、「處治」、「懲治」。
研究。如:「治學」、「治經」。
診療。如:「治病」、「醫治」、「無藥可治」、「不治死亡」。
太平的、安定的。如:「治世」、「治平」、「長治久安」。
政府機關所在地。如:「省治」、「縣治」。
經營。如:「治產」。
整理、辦理。如:「治裝」、「治喪」、「整治行囊」。
疏通清理。如:「治水」、「治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