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84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施行、實施。《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慇勤。」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四齣:「到了觀中,且安置閣兒上,擇日展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包含、容納。如:「氣吞山河」。《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喟然有吞江滸之志,一宇宙之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諒、友多聞。」《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多才豐藝,強記洽聞。」
1.經常。如:「多讀多寫」。《文選.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而亂的樣子。如:「眾說紛紜」。《文選.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如:「飲水」、「飲酒」、「茹毛飲血」。
特指喝酒。如:「小飲」、「痛飲」、「對飲」。
可以喝的。如:「飲料」、「冷飲」、「飲品」。
含忍、懷著。如:「飲恨」、「飲泣」。
使喝水。如:「飲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繞。如:「這團毛線糾在一起了。」《文選.淮南小山.招隱士》:「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度、準則。如:「紀律」、「風紀」、「綱紀」、「違法亂紀」。《文選.揚雄.解嘲》:「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
2.記載、記錄。通「記」。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結婚」、「想出國」。《文選.劉琨.勸進表》:「四海想中興之美,群生懷來蘇之望。」
5.思念、懷念。如:「想念」。《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望風懷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詩:「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念頭、意念。如:「夢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蕭灑出塵之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合。如:「聯邦」、「聯貫」、「聯絡」、「聯合」、「珠聯璧合」。
詩文中每兩句成對者,稱為「聯」。如:「對聯」、「門聯」、「上聯」、「下聯」、「春聯」。
量詞。用於計算票券等分聯的單位。如:「我買了兩聯獎券。」、「開立一式三聯的統一發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心神。如:「聚精會神」。《莊子.刻意》:「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抏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