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孟子.盡心上》記載,孟子認為君子的自然本性,無論是處於富貴或是窮困之中,都不會改變。因為仁、義、禮、智這些內在的道德早就深植於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潤澤,背部充盈,這仁、義、禮、智之道當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於這仁、義、禮、智之道充沛流行於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們的動靜行止無不中節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說明,人也能了解並感受到他的君子風範與所受到的薰陶。後來「不言而喻」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事態明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鏡花緣》第一八回:「誰知腹中雖離淵博尚遠,那目空一切,若無人光景,卻處處擺在臉上,可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次的、第二的。如:「翌年」。《漢書.卷六.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為政之道時曾引用孔子的這句話,他說:「大王您自己廚房裡有肥肉,馬廄裡有肥馬,人民卻面有飢色,餓倒路,這跟帶領野獸吃人有何不同?野獸相食,人民尚且覺得厭惡,為民父母者卻率獸食人,這樣如何為民父母呢?對於以俑陪葬這樣的行為,孔子都因俑太過於像人而加以嚴厲指責,更何況您是真讓人民活活餓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 」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如清人張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引魏禧語:「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意思是說,「廷杖」、「立枷」這樣的刑罰,即使是秦代都沒有,發明這種殘忍刑罰的人,真是罪大惡極啊!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詩‧大雅‧烝民》:“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2.語譯 雖然深表同情,卻無力幫助。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心有餘而力不足 相反詞 袖手觀 置之不理 5.例句 我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對你實在是愛莫能助。
睥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城牆上的矮牆。唐.盧綸〈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樓〉詩:「睥睨三層連步障,茱萸一朵映華簪。」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出堡塢,有若門焉。」也作「俾倪」、「埤堄」。
櫛比鱗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建築物排列密集。《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築江石以護之,上植楊柳,種蔓荊,櫛比鱗次,賴以為固,蓋以數百萬計。」也作「鱗次櫛比」、「櫛比鱗差」、「櫛次鱗比」。
不容置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喙,本為鳥獸的嘴,此借指為人的嘴。不容置喙指不容許插嘴。[例]他不停的發表高論,人根本不容置喙。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故北夷之氣如群畜穹閭,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大水處,敗軍場,破國之虛,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蜄1>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2>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 〔注解〕 (1) 蜄:音ㄓㄣˋ,大蛤,亦作「蜃」。 (2) 宮闕:建築富麗堂皇的宮殿。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 3.故事內容 西晉時代,有一個忠勇愛國的人,名字叫稽紹;他的身材高大,儀表軒昂雄偉,是惠帝身的侍從官。有一次,都城發生了變亂,他眼見情勢危險,就一直奔向皇宮去保護皇帝。宮中的侍衛看見有人跑來,立即拉弓準備射殺,幸好侍衛官蕭隆望見稽紹雄偉的儀表,連忙制止侍衛,才救了他一命。不久,河間王和成都王合力侵犯國都。當時,許多官員和侍衛死的死,逃的逃;只有稽紹一人奮不顧身的用身體擋在皇帝的前面;後來,箭如雨般的射在稽紹身上,而稽紹終於傷重而死。稽紹身上的鮮血濺到了惠帝的衣服上,有人勸惠帝事後洗掉,惠帝卻捨不得。有人曾向司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