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唐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唐朝人的服飾。今指形式復古、剪裁寬鬆的傳統服裝。[例]在民俗活動中,常常可以看到身著唐裝的人表演各種技藝。
鹽水蜂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南市鹽水區在元宵節舉行的活動。相傳清嘉慶年間,鹽水區曾因瘟疫肆虐長達二十餘年,經當地商紳居民商議後,決定於元月十三日關帝爺神誕日,迎請關帝爺及眾神出巡,並於沿途施放大量的鞭炮,以求消災解厄、驅除瘟疫。三天後,瘟疫果然就此消失。之後,鹽水地區都會在每年元宵節時,舉行這種大量施放爆竹的神明遶境活動。並已成為臺灣極富特色的民俗節慶活動。而所施放的鞭炮,後來又逐漸發展出各種富有變化的爆竹,施放時如群蜂出巢,故稱為「蜂炮」。當地人相信施放的蜂炮響得愈久的人,他的家庭也會愈發、愈興旺。
送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俗於祀神時先迎接神靈來饗,祭祀完畢,又送之使去,稱為「送神」。
專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蒐錄或探究討論某一主題的作品。如:「童詩專集」、「民俗論文專集」。
大會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從事表演或集會活動。[例]今天廟會的民俗表演,節目應有盡有,可說是南北大會串。
西洋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早期民俗雜藝拉洋片的表演裝置。參見「拉洋片」條。
弄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雜技。表演者把幾個球拋上空中,再用手接住,弄出各種花樣。《莊子.徐无鬼》:「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巧技承蜩與弄丸,當前賣弄許多般。」
畫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技藝。將砂糖熬成糖漿,倒在抹有沙拉油的銅製板片上,再於其上畫出圖形線條,剝離銅板後貼上竹籤,即完成。如:「畫糖可看又可吃,極受小孩子喜歡。」
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八月十五日的民俗節日。[例]秋節將至,糕餅店紛紛推出各式應景的月餅以招徠顧客。 △中秋節
踏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技藝表演。表演者將雙腳分别綁在木棍上的表演。參見「踏高蹻」條。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鼓板、踏蹺、撲旗。」也作「踏高蹺」、「踏高蹻」、「踩高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