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4.09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閉戶斲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法,一佛代表的是存於自性中的佛身,二菩薩代表的是欲證成佛身所需的條件。就其代表人物來說,一佛是釋迦尼佛,二菩薩分別指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修行。透過智慧開悟後,還須勤於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顯出來。未證成佛身時,即為三者未能融合,此時一佛二菩薩似乎是三個個體;當證成佛身時,三者則合為一體。欲修行者,必須先了解這個道理,然後順應因緣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合...
少林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林寺,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於其座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餘年。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少林寺在文化意義上早已超脫佛寺建築藝術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學國粹為代表,涵蓋禪、意、藝、醫的少林文化是華夏文明的傑出代表和瑰寶。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少林寺在中國對外交流中佔據重要地位,少林文化遠播四海、廣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少林寺以其獨特的價值與魅力吸引著...
漁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利、圖利、取利
廣大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香風颯颯,搖玉佩以珊珊;瑞色氤氳,惹珠衣而瀝瀝。適蒙慈悲聖主,會上宣揚;大覺尼,筵中告語。千般讚嘆,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惕。世尊遣教為使,往問維摩,彼上之人,難為酬對。況文殊雖居菩薩之位,理未通和,於佛會之中,言出非眾。世尊敕交為使,不敢推辭。銜佛命而多恐不任,仗聖力而必應去得。伏以1>維摩居士2>,具四般之才辯3>,告以難偕4>;現廣大之神通,鹵莽不易。深達實相,善契諸佛之心;无滯詞峰,法式菩薩之語。總持祕密,無不通和,上中下類之音,悉皆盡會。今我若自往問,實愧不任,須仗聖威,然乃去得。由是文殊受敕,大眾忻然。菴園草草盡商量,隨從文殊過丈室。 〔注解〕 (1...
祇洹精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佛教聖地之一。為祇樹給孤獨園的省稱。相傳是憍薩羅國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黃金向波斯匿王太子祇陀購買他在舍衛城南的花園,建築精舍,供作釋迦尼佛居住說法的場所。而祇陀太子亦將園中樹木奉獻給釋尊。因以二人名字命此精舍。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一:「中有禪房一所,內置祇洹精舍,形製雖小,巧構難比。」也稱為「祇園」、「孤獨園」。
阿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阿難陀的略稱,意譯慶喜。傳說是斛飯王之子,釋迦尼佛的堂弟,侍從釋迦尼二十五年,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多聞第一」。
珠沉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融〈寄永平友人〉詩二首之二。 (2) 讓:譴責。 (3) 黃卷:書籍。古時為防書蠹,多用黃蘗染紙,因紙色黃,故稱為「黃卷」。 (4) 偶:和。 (5) 黜陟使:唐太宗時恢復對地方的監察制度,派卿、監巡察各州,有罷免或升擢地方官吏之權,稱為「黜陟使」。黜,音ㄔㄨˋ,貶斥。陟,音ㄓˋ,提升。〔參考資料〕 唐.融〈寄永平友人〉詩二首之二朔風獵獵慘寒沙,關月寥寥咽暮笳。放逐一心終去國,驅馳千里未還家。青蠅點玉原非病,滄海遺珠世所嗟。直道未容淹屈久,暫勞蹤跡寄天涯。
倒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利用物品的差價,買空賣空,轉手取暴利。如:「股票市場上,總是不缺想靠倒把發財的人。」
釋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尼佛姓釋迦氏,故稱為「釋氏」。後亦指佛教。《晉書.卷七七.何充傳》:「于時郗愔及弟曇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崇信釋氏。」
弄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聚沙成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聚沙成塔」原作「聚沙為塔」。《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祖釋迦尼告誡弟子要成佛道,其實不一定要做大功德,累積小小善事也能成道。例如佛滅度後,要建塔供養其舍利子,但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可以用昂貴的金銀玻璃、瑪瑙琉璃,也可以用石頭香木、磚瓦泥土,甚至小孩子玩遊戲,堆積泥沙成佛塔,也可以成就功德。佛經中「聚沙為佛塔」原是指小孩玩沙堆塔的遊戲,後來「聚沙成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