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這畜生今日去戰許遜,就如那伯與湯為仇;輔助孼龍就如那崇侯助紂為虐,容不得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如:「造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諸厷,年少不肯學問,始與王夷甫談,便已超詣。」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勵好人,懲罰壞人。《文選.諸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ú tóng guī釋義︰塗,通「途」。「殊塗同歸」即「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晉.洪《抱朴子.外篇.任命》:「或運思於立言,或銘勛乎國器,殊塗同歸,其致一焉。」 參考詞語︰異軫同歸注音︰|ˋ ㄓㄣˇ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zhěn tóng guī釋義︰「軫」同「畛」。畛,田間小路。「異軫同歸」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南朝梁.沈約〈齊太尉王儉碑〉:「殊文共會,異軫同歸;堆案盈几,充庭滿室。」 參考詞語︰殊方同致注音︰ㄕㄨ ㄈㄤ ㄊㄨㄥˊ ㄓˋ漢語拼音︰shū fāng tóng zhì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隋書.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罪過、不良的行為。《易經.大有卦.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亮傳》:「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亡。《詩經.唐風.生.序》:「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辦理。如:「處理」。《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亮傳》:「將軍量力而處之。」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不禁傷心流淚,而劉禪卻依然嘻笑自若。司馬昭看了之後就對旁人說:「這個人竟然無情到這個地步!即使諸亮沒有死,也沒有辦法長久扶持這樣的人。」幾天後,司馬昭問劉禪:「你會不會想念故鄉呢?」劉禪回答說:「我在這裡很快樂,不會想念故鄉。」後來郤正跟劉禪說:「陛下怎麼能說不想念故鄉呢?如果司馬昭再問,你就哭著說:『先人陵墓,遠在蜀地,沒有一天不想念。』」之後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正的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事與志違注音︰ㄕˋ ㄩˇ ㄓˋ ㄨㄟˊ漢語拼音︰shì yǔ zhì wéi釋義︰志,猶願。「事與志違」即「事與願違」。見「事與願違」條。 01.《太平御覽.卷四四七.人事部一八.品藻下》引晉.習鑿齒〈周魯通諸論〉:「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已亡之日耶?」 參考詞語︰志與願違注音︰ㄓ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漢語拼音︰zhì yǔ yuàn wéi釋義︰志向和願望相違背。見「事與願違」條。 01.《宋書.卷六六.王敬弘列傳》:「臣聞君子行道,忘其為身。三復斯言,若可庶勉;顧惜惛耄,志與願違。」 參考詞語︰事與心違注音︰ㄕˋ ㄩˇ ㄒ|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