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賢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無脛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無足而至。見「不脛而走」條。01.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低不平的山巖。《莊子.在宥》:「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大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各營散漫,貽誤事機。兄與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用敢布其腹心,為此不情之請。可否俟防務稍鬆,再行回秣。
避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位於賢者。如:「在交接儀式上,卸任的經理表示,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所以避賢讓位。」唐.李適之〈罷相作〉詩:「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棲梧食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黃帝齋戒、行禮後,鳳凰乃棲於帝之梧桐,食帝之竹實。見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八。因以喻明主禮賢,賢者擇明君而仕。
閉造出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門造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1>所言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際之時,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證外化也。若以內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天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國家的綱紀。晉.陶淵明〈桃花源〉詩:「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戮力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辟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居不出。《論語.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也作「避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