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6.1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糾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矯正錯誤。《晉書.卷四四.石傳》:「多所糾正,朝廷憚之。」
犀牛望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影響觀看東西,致使所見不全。語出《關尹子.五》:「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萬物亦然。」後比喻為長久盼望。如:「犀牛望月盼郎歸。」
秦鏡高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人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評選人才。《北史.卷二一.崔宏傳》:「浩有識,以人倫為己任。」
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不正復歸於正。三國魏.鍾會〈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
2.一反與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3.無論如何。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
4.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
兵連禍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今承平日久,無將無兵,倘干戈復動,難保必勝。兵連禍結,不知何時而止?願吾皇聖!」
卓犖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才華卓越特出,性格豪邁,不拘於世俗禮法。《晉書.卷六七.郗傳》:「少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宋.王安石〈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而自少卓犖不羈,善辨說。」
平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平和淡泊。如:「他為人平淡,謝絕一切交際應酬。」《晉書.卷六七.列傳.郗》:「彥輔道韻平淡,體識沖粹。」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真”。天寶 (唐朝)|天寶四年七月(745年)李瑁新娶韋氏。一個月後楊氏還俗,並冊封為貴妃《資治通 卷第二百一十五》秋,七月,壬午,冊韋昭訓女為壽王妃。八月,壬寅,冊楊太真為貴妃。此時楊氏27歲,而唐玄宗已61歲了。宮中呼楊氏為“娘子”,楊貴妃受到的禮數實際上等同於皇後。楊貴妃備受寵幸,其家族因此繁盛,很多人都獲授官爵或賞賜: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 (楊氏)|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其堂兄楊國忠為人好賭,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玄宗此後愈加沉溺於酒色,政治更加腐敗。楊氏家族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使朝...
碌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才氣洋溢。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唯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