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4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兢兢業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皋陶謨》是記載,皋陶(ㄧㄠˊ)和帝舜、禹等謀議國事的重要文獻。典源這裡所節錄的是皋陶對以德治國這個理念的看法。除了使政事的運作合乎天道運行之外,皋陶認為,有封地的諸不能沉湎於逸樂貪欲之中,應該以戒慎恐懼、認真小心的態度,處理日益繁多的政務。後來「兢兢業業」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認真負責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管其事。通「掌」。《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襄平通尚符節,乃令持節矯內太尉北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受。同「吃」。如:「喫重」。元.關漢卿《五宴》第四折:「我那娘親在那里與人家擔水運漿,喫打喫罵,千辛萬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續職務的人。《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問嗣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遮蓋、掩蔽。如:「覆蓋」。《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聊齋志異.卷五.陽武》:「見舍上鴉鵲群集,競以翼覆漏處。」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漢書.卷四○.周勃傳》:「絳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亡、逃跑。《說文解字.兔部》:「逸,失也,兔謾訑善逃也。」《左傳.桓公八年》:「隨師敗績,隨逸。」《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見一赤兔,每搏輒逸。」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