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用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思想,創始於美國,主張知識的價值,端視其對人類有用與否為準,認為思維只是應付環境、解決疑難的工具。
組織承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承諾(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指個體對於特定組織的一種情感上的忠誠,並盡心盡力投入於工作的態度與表現。 依據《韋氏國際辭典》對於承諾的解釋有下列意義:1.執行某種行動或政策的義務或諾言,或給予某種政策或某人的支持;2.負有義務的:理智上的確信或情感的結合;3.人生哲學:一個人行為過程中所投入之決定性的道德選擇。組織承諾:梅爾(J.O.Meyer)和史坦萊(D.J. Stanley)等人將組織承諾分為三種類型:1.情感性承諾(affective commitment);成員對組織情緒依附獲認...
傅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自我的技藝不只是一種生存美學,也是一種道德的修為方式。 資料來源林逢祺、洪仁進等(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台北,五南。
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哲學上指永遠不變的精神之我。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因素,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獨立的美德」、「個人獨立」。個人主義反抗權威以及所有試圖控制個人的行動—尤其是那些由國家或社會施加的強迫力量上。因此個人主義直接的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社會或共同體之下的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個人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構成要素。目錄1 政治個人主義2 個人主義和社會3 經濟個人主義4 公民個人主義5 反對觀點6 參考文獻 政治個人主義在政治
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戰國時趙人荀況撰,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有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此書本儒家崇禮、正名之說而主性惡,為先秦重要的哲學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存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哲學上行為與自我意識中所體驗到的事物。
知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指提供先天概念,以綜合感覺材料構成知識的能力。也稱為「悟性」。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Francis Bacon,西元1561~1626)英國政治家、哲學家兼文學家。自幼博覽群書,畢業於劍橋大學。曾任律師、國會議員、大法官等。首倡科學實驗為一切知識的基礎,成為經驗派哲學的鼻祖。著有《論文集》、《學術進步論》、《新大西洋》等,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至深且鉅。
辭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賦賦源,即辭賦的起源,辭賦文體的源頭,是辭賦流變的端點。 “源”是位於河流上源的地名。河流一般發源於山地,而省(區)界大多以山脈為準,於是,以“源”作為地名用字的大多位於各省(區)的邊界。於是,“賦源”並非指界限,而是一個填補空白的哲學量變。賦源,對於文體的賦來源,是屈賦為源頭,後化為漢賦,因為漢人將屈賦也稱賦——不歌而頌之說。至於修辭方法的賦,那麼因該就是指詩經中的平鋪直敘了。“不歌而頌”的“詩歌傳統”算得是辭賦源頭。賦的源流有四種常見的說法,而第四種並不是“隱語說”。賦源,是辭賦文體“流變”,中國辭賦文學二千餘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