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效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鍵字中文關鍵字:效益論英文關鍵字:utilitarianism ethics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11-11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現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現象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奠基於1900年,胡塞爾深受波查諾(B.Bolzano, 1781-1848)之「真理自身」--即超越時空與個人之絕對、又普遍的客觀存在者--的理念的影響,而提出對意識本質的研究,或描述先驗的、絕對的認識之根本與法則;他稱之為「現象學」。胡塞爾思想發展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標誌是《邏輯研究》(Logical Investigations)。這本書是近當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子之間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2. 關於電的發明具有相當漫長的歷史。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透過無數的科學家努力,人們逐漸認識到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件事。 發明人<註1>富蘭克林是位卓越的科學家,他為了研究電學,曾經付出過很多努力,發生一連串感人至深的故事。1746年,一位英國學者在波士頓利用玻璃館和萊頓瓶表演了電學實驗,這引起了富蘭克林極大的興趣,他被電學這一剛剛興起的科學強烈的吸引住了。隨後,他開...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永恆主義1.1 教育主張1.2 學校課程1.3 教師角色1.4 「派代亞」計畫(The Paideia Program)1.5 中英文關鍵字1.6 參考資料 永恆主義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為西方哲學派別之一,是最古老且最保守的教育哲學,其根源於唯實主義,代表人物有Robert Hutchins、Mortimer Adler、Allan Bloom等。許多美國殖民與後殖民時期的教育到十九世紀末期被永恆主義的思想所主導。(Al...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用寓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他在〈養生主〉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則「庖丁解牛」的寓言,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內容大意是說:庖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得到的?」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
教育的真善美規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當代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S.Peters)曾就教育活動提出三個評價依據,包含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和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這可說是教育的真、善和美的規準。 內容說明一、「善」的規準─合價值性:這裡所謂的善,雖以道德上的善或價值為主,但實質上可以包含任何有價值的活動。教人做樑上君子,或江洋大盜,也許有技能或認知上的教與學的活動,但教的是敗德的事,也不能算是「教育」。在文學裡,教授經典名著,是一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李耳的字。也稱為「老聃」。
一目瞭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錄為與門人問答之語,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門。〈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業者甚多。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須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重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興起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的哲學思潮,重建主義者認為進步主義太過重視個人價值,易落入放任、反智主義的傾向,可能形成無政府的危險。其論點主張教育目的該是在協助學生培養社會批判的能力,發展學生認識社會、影響社會改變的技能;非是在協助學生適應既存的社會觀念。其教學方法重視讓學生發現自己特定的興趣,要將國家、世界的目的與學生個人的目標關聯起來,幫助學生利用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並利用社會社區的資源,與社區合作,實際參與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
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所提(Peter’s three Education Criterias: Cognitiveness, Worthwhileness, Voluntariness),合價值性是指教育要合乎價值,符合正向價值意義,教育必須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價值活動,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和辨認事實,課程教材應具有驗證性或是否證性,也就是可提供學生反覆證明其真假,並要適於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合自願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自願,符合學習者的意願、學習者的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