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不跟隨、不聽信。《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只是曹孟德與我無讎,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然後起兵。」《紅樓夢》第九回:「先是秦鐘不肯,當不得寶玉不,只叫他兄弟,或他的表字鯨卿,也只得混著亂叫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不數日到得孟石村二十里頭,將一行人並潛伏一處。」《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趙知縣開眼看時,衣服箱籠都不見。叫人時,沒有人應。」也作「人」。
言行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話和獻的計謀都被採用。形容深被信任。《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光自見言行計,欲以身徇社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所能給與的最優惠的條件。多用於指撫恤或封賞。如:「優撫恤」。
無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ˊ。即「無所適」。見「無所適」條。01.《韓非子.揚搉》:「一家二貴,事乃無功。夫妻持政,子無適。」從"> 
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奧斯貝(D.P. Ausubel)的人格理論。主要論點是:個人的自我發展,在兒童期是認同父母親,到了青少年期則認同同儕團體。其目的在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認可及需求的滿足。
  奧斯貝的依理論,認為雙親在養育子女的互動過程中,幼兒期、兒童期、直到青少年期。個體的自我發展幼兒期的絕對依賴父母,逐漸發展到青少年後期相當的獨立自主。依賴到獨立自主的發展過程中,以步入青春期時,親子衝突最為明顯而強烈。親子衝突要到青年晚期才會逐漸緩和,尤其到了雙親認識到並接受子女的獨立自主與責任時,這種親子衝突才告終了。這時已進入成人期。因此奧斯貝認為青少年期是兒童期到成人期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附祭。《新唐書.卷一五.禮樂志五》:「孔子為先師,顏回、左丘明以降皆祀。」《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皇慶二年六月,以許衡祀。」
2.陪祭。南朝梁.劉孝威〈謝南康王饟牛書〉:「祀甘泉,方無假於丞相。」《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臣下祀,冠服歷代所尚,其制不同。」
未知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ˊ。「未知適」猶「無所適」。見「無所適」條。01.宋.黃庭堅〈策問三道〉其二:「今三家並行,未知適,或謂當有廢舉,以定諸儒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迫而相。《書經.胤征》:「殲厥渠魁,脅罔治。」《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一時迫於脅,豈所得已?」
言聽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說話、行事均受人聽。形容極具威望。《鶡冠子.卷上.道端》:「聖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近親遠附,明達四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