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魂飛膽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有時候人因為受到外物的誘惑,變得心神不寧、惚迷亂,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源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中,形容男女主角彼此情意合,以致成天心神不寧,只有想到對方,就好像魄散魂飛了。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心神不寧、惚迷亂。
如痴似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神情惚,陶醉於其中。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自從西宮閣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臨朝。」也作「如醉如痴」。
目睜口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侯禎少年,未有配偶,今者仰覿靈姿,願為廟中掃除之隸,神其鑒乎!」既舍爵,乃歸。其夕1>,夏侯生惝2>不寐,若為陰靈所中。其僕來告,余走視之,則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謂曰:「得非女靈乎?」禛頷焉。余命吏載楮鏹,潔尊席而禱……奠訖,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音ㄔㄤˇ ㄏㄨㄤˇ,迷糊不清的樣子。 (3) 噤:音ㄐ|ㄣˋ,閉嘴不能言語。
夢魂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思惚,心意迷亂。《紅樓夢》第一二回:「合上眼還只夢魂顛倒,滿口亂說胡話。」也作「神魂顛倒」。
歌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女。《紅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覺朦朧惚,告醉求臥。」也作「歌伎」、「歌妓」。
神魂蕩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惚,難以自持。《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宣教方在神魂蕩颺之際,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也作「神魂搖蕩」。
心勞意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緒煩亂。《孤本元明雜劇.女真觀.第二折》:「昨夜個愁沒亂更長漏永,今日個神惚心勞意冗。幾時得山屐相逢滿徑蹤,空留下千古恨。」也作「心勞意攘」。
夢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追思往事,如夢境。參見「華胥之夢」條。清.邵瑞彭〈秋思.嘶馬樊樓側〉詞:「嘶馬樊樓側,駐夢華前事,廢池苔色。」
茶飯無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煩亂而無意於飲食。《紅樓夢》第七二回:「心內懷著鬼胎,茶飯無心,起坐惚。」
神搖意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迷亂,意志分散。《聊齋志異.卷一.畫壁》:「朱注目久,不覺神搖意奪,然凝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