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慾望。《紅樓夢》第八回:「待賈母歇了中覺,欲還去看戲取樂。」
琦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行為不同凡俗。《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夫聖人瑰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性攻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性攻擊是攻擊行為的一種。攻擊是指故侵犯或加害別人的行為;攻擊的方式有多種,包括利用語言或文字羞辱人,或利用肢體及其他器物加害人身。心理學家從生理學的觀點和臨床的觀察,並從實驗室與實際情境中研究,提出數種解釋攻擊行為的理論:
  1. 攻擊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本能論者認為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攻擊行為是天生的衝動與本能所引起。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認為人生即有兩種對立的本能:一是生的本能(Eros),是使生命得以成長、發展與延續的力量;一是死的本能(Thanatos),是導致自我破壞、挫折與死亡的力量,並會轉向攻擊別人的方式對抗或因應外在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堅決。《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及壯耽學,銳講誦。」明.于謙〈憶老婢〉詩:「銳取功名,辛苦事紙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中所包含的思。宋.朱熹〈跋歐陽文忠公帖〉:「前輩交情篤厚,語真實,於此可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趣思致不同於流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今小子說一個松江富翁姓潘是個國子監監生,胸中廣博,極有口才,也是一個有思的人。」
2.有趣,耐人尋味。《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他這番議論頗有思,大約想我送他些別敬的緣故。」
3.有情、想擁有。如:「那個男孩子似乎對你有思。」「你對這個職位有思嗎?」
在筆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在寫字、詩文、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唐.歐陽詢《書法.救應》:「凡作字,一筆纔落,便當思第二三筆,如何救應,如何結裹,書法所謂在筆先,文向思後是也。」也作「在筆前」、「存筆先」。
揚揚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得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獨素殘忍深刻,揚揚得,以為『太子由我得立。』威權震天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有天揚揚得的又踱到他家裡去,被潘書辦騙到後房裡捆打了一頓。」也作「得揚揚」、「得洋洋」、「洋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領會。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教白》:「此中微渺,但可會,不可言傳。」
盎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滿著古典的氣息和情調。如:「掛上這吊鐘,更顯得古盎然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