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扇。《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唐.王維〈山居即事〉詩:「寂寞柴扉,蒼茫對落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玉的光彩。如:「瑕不瑜」。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常建,開元年間的進士。仕途並不得意,經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間。他的詩用字精鍊、風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如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詩就是。詩人在清晨太陽才剛照到樹林的時候來到興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徑往幽靜的後院走去,禪房就蔽在花木的深處。和煦的陽光透進樹林裡,耳裡充斥著鳥兒悅耳的鳴叫聲,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讓人心神漸漸地空明透澈,不被塵事困惱。此時只覺得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靜了下來,只剩下佛寺裡傳來幽幽的鐘磬聲。後來「萬籟俱寂」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萬物無聲,一片寂靜。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後比喻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公子重耳,是晉獻公的次子,因為獻公晚年十分寵愛驪姬,想要改立驪姬的兒子為太子,結果太子申生被迫自殺,重耳在狐偃、趙衰等臣子的護下逃亡國外十九年,先後到過狄、衛、齊、曹、宋、鄭、楚、秦諸國。他在狄國住了十二年,並且娶季隗為妻,生下伯鯈(ㄔㄡˊ)、叔劉。後來決定離開狄國前往齊國時,他要季隗等他二十五年,如果沒有回來就改嫁。季隗則表明說她已經二十五歲,再過二十五年就是快要進棺材的老太婆了,堅持要等他。後來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回到晉國,即位成為晉文公,並依言將季隗接回國。後來「行將就木」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年紀已大,壽命將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沉埋、覆。如:「積雪沒脛」、「水深沒膝」。唐.白居易〈錢唐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穢與低下,毫不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暇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穢,光芒外露,就像日月一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昭然若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含義或真相非常清楚,顯而易見。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放倒旌旗,停敲戰鼓,肅靜無聲,不露行蹤。《三國志.卷三六.蜀書.趙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後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進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個京察,簡放道府出來,偏偏遇著匪亂,就此偃旗息鼓的攜眷出京。」也作「旗息鼓」、「偃旗臥鼓」、「臥鼓偃旗」、「臥旗息鼓」。
矯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飾真情。《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今方是玄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以合法護非法,以正當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