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校園性騷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生互相發生下列行為時,均屬之:「1.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之性接近、性要求,或其他具有性意味之言語或肢體行為者,或意圖以屈服或拒絕上開行為,影響他人學習機會、雇用條件、學術表現或教育環境等。2.以脅迫、恫嚇、暴力強迫、藥劑或催眠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遂行其性接觸意圖行為者。」因此,性騷擾受害者不只是學生,教師或行政人員也可能是受害的一員。 性騷擾可能原因1. 對性騷擾的定義認識不清2. 受性騷擾的羞恥感阻礙適時的反應3. 受害者不清楚性騷擾處理流程與個人權益4. 權力結構與個人修養的影響5. 傳統兩性不平權觀念...
特殊問題諮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預後欠佳的部份中,又可分為強迫性格型、衝動型、攻擊型、過度壓抑型以及動作外化型五類,而所謂預後欠佳意味著在諮商完成後,其改變的程度效果不彰,即在面對相同問題時,依然以固有的反應模式去應對起初之問題。因此在面對此五類當事人時,諮商員需要維持積極正向的態度,並且以將心比心的態度去理解當事人心中的苦痛,才不致因當事人的過度反應,而對其產生反感或者失去耐心。 特殊個案 強迫性格型個案所謂強迫性格意旨當事人有過度理智化的現象,而在諮商過程中,當事人容易偏離主題,並且談話內容過於哲學式,使得與諮商員談論抽象且不帶情感之議題,因此當...
猶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帶種族歧視意味的謔稱,指生性吝嗇的人。
括戶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戶等徵地稅,作為歉收時發放的義倉米。因此,括地政策按戶徵稅的情形與租庸調制並不相同,括戶政策的改變意味著計口授田的戶籍記帳制已不切實際,而改以籠統的戶等為徵稅標準。到安史之亂以後,由於令外使職的增加,政府的財政不夫應用,又新設青苗錢和地頭錢(代宗廣德二年,西元764年),按耕地保有額徵稅,至此已經正式承認大土地所有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宇文泰、安史之亂英文關鍵字:Yuwen Tai、An Lushan Rebellion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128~129。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活受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著而遭受苦難。有抱怨或憐憫的意味。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彭祖一百歲,牙齒拖著地,飯也吃不的,教他活受罪。」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小玉迴環轉折,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即以這個語義為主。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如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談,亦其得也。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所以「意隨言盡」,沒有餘韻。
怎麼搞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發生原因不明的事情表示驚嘆或詢問的片語。常含譴責的意味。如:「原本已經說好的事情,怎麼搞的,又變卦了!」
性別平等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各有千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翼為清中葉時期的著名詩人,生於雍正,卒於嘉慶年間,享有八十八歲的高齡,著作不下千卷。乾嘉詩壇中,主要有「性靈」、「格調」、「肌理」等三個詩派,趙翼為「性靈」派的一員大將,崇尚性情自然流露,在隨意間揮灑表達出詩的意味。其詩作掙脫了貫有的規律,把詩歌創作引入普遍的平民階層,在當時及後世都備受推崇。壯年時,趙翼即因輕微中風而絕意仕進,歸隱田園,晚年時更處於半瞎、半聾、半啞的狀態,〈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即其晚年詩作,從詩名可知此詩所記為趙翼與吳穀人、洪亮吉(稚存)、趙懷玉(味辛)相聚共飲之事。當時他應已是七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
暮鼓朝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暮鼓晨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暮鼓」和「晨鐘」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因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認為「暮鼓晨鐘」具有警世的意味。這句成語當來自於生活經驗,較早的文獻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