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如:「敦聘」、「敦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前戒絕嗜欲、潔淨身心,以示虔。同「齋」。《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
豁然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梁書.卷二二.太祖五王列傳.鄱陽王恢》:「後又目有疾,久廢視瞻,有北渡道人慧龍得治眼術,恢請之。既至,空中忽見聖僧。及慧龍下鍼,豁然開朗,咸謂精所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忠厚、實。如:「篤實」。《禮記.中庸》:「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7>人窮也,惡8>得以自暇逸乎哉? 〔注解〕 (1) 爭臣:能直言規勸國君過錯的臣子。 ...
近悅遠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澤廣被,使境內的人心悅服,遠方境外的人也都紛紛前來歸附。語本《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內心的。如:「衷心」、「衷情」。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
百折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百折不撓」。見「百折不撓」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八.批評.批新序二十條》:「至為國,百折不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