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4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葵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慕。宋.田錫〈泰山父老望登封賦〉:「桑榆之景方暮,葵藿之心傾。」
正中己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中下懷」之典源,提供參考。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
一長半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三長兩短」。見「三長兩短」條。01.《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和尚方纔懊悔不,生恐他有一長半短,不應該留他住下。」 
風移俗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解犯人的差役。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饒你項上一刀,配遠惡軍州。解子何在?」《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劉青在外面已自買囑解子,先將程彪、程虎根由備細與洪恭說了。」也稱為「解差」、「解人」。
各有千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懷玉(味辛)相聚共飲之事。當時他應已是七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使他不由得生出人事更的感歎。詩中所提「袁、蔣、王、錢」指的是袁枚、蔣士銓、王鳴盛、錢大昕,這四位都是與趙翼同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文壇亦享有盛名,袁、蔣二人更與趙翼同為「性靈」派詩人。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的顯赫,多麼的意氣風發,畢竟已是時過境遷,終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
三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稱為「三正」。《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三正紹,洪聖啟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自)洎周公維新,姬公定法,紬三正以班曆,貫四時以聯事。」也稱為「三統」。
著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忙、急忙。《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師師聞之,著忙催賈奕交去不。」
移風改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多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難頻繁。《文選.干寶.晉紀總論》:「及國家多難,宗室興。」《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是以惟新舊物,康濟多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