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畏。《孟子.公孫丑上》:「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祥、吉兆。《詩經.周頌.維清》:「迄用有成,維周之禎。」《文選.張衡.思玄賦》:「筮氏之長短兮,鑽東龜以觀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恐、害怕。《易經.震卦.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邇也。」《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2.《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電。(2)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表示君子體察到雷電交相而來的現象,即以恐之心,修養其身。
慘綠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張固《幽閒鼓吹》潘炎侍郎,德宗時為翰林學士,恩渥極異。……子孟陽1>初為戶部侍郎2>,夫人憂惕3>,謂曰:「以爾4>人材而在丞郎5>之位,吾禍之必至也。」戶部解喻6>再三。乃曰:「不然試會爾同列,吾觀之。」因遍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7>也,不足憂矣。末坐慘綠8>少年,何人也?」荅曰:「補闕杜黃裳9>。」夫人曰:「此人全別,必是有名卿相。」 〔注解〕 (1) 孟陽:潘孟陽,唐朝人,生卒年不詳。唐德宗貞元末為戶部侍郎。 (2) 戶部侍郎:職官名,主管戶口、田賦等。 (3) 憂惕:擔憂警惕。惕,音ㄊ|ˋ,小心謹慎,隨時警覺。 (4)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驛車。《爾雅.釋言》:「遽,傳也。」晉.郭璞.注:「皆傳車驛馬之名。」《左傳.昭公二年》:「聞之,弗及,乘遽而至。」
驚慌、恐。《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風起波涌,孫、王諸人色並遽。」
1.急忙、迫促。《國語.晉語四》:「(頭頭)謂謁者曰:『……國君而讎匹夫,者眾矣。』謁者以告,公遽見之。」《禮記.檀弓上》:「故喪事雖遽,不陵節。」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也。」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負薪救火注音︰ㄈㄨˋ ㄒ|ㄣ ㄐ|ㄡˋ ㄏㄨㄛˇ漢語拼音︰fù xīn jiù huǒ釋義︰猶「抱薪救火」。見「抱薪救火」條。 01.《韓非子.有度》:「(其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02.《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參考詞語︰抱薪救焚注音︰ㄅㄠˋ ㄒ|ㄣ ㄐ|ㄡˋ ㄈㄣˊ漢語拼音︰bào xīn jiù fén釋義︰猶「抱薪救火」。見「抱薪救火」條。 01.漢.獻帝〈令州郡罷兵詔〉:「丘牆于橫暴,貞良化為群惡,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逆境順受注音︰ㄋ|ˋ ㄐ|ㄥ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nì jìng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陳錄《善誘文.對治十常》:「居富貴常憐貧困,受快樂常恐災禍,見在常生知足,未來常思戒,冤結常求解免,衣食常思來處,起念常教純正,出語常思因果,逆境常當順受,動靜常付無心。守此十常,更無煩惱。」(源) 參考詞語︰橫逆順受注音︰ㄏㄥˊ ㄋ|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héng nì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刻小飲徑醉坐小閤睡傍無侍者仆於戶限眉鼻傷焉流血被面記以六言〉詩...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言笑。」 02.《文明小史.第一○回》:「棧裡掌櫃的見他們一個個都是蓬首垢面,心上甚是詫異,只因怕洋人,不敢說甚。」 參考詞語︰面垢頭蓬注音︰ㄇ|ㄢˋ ㄍㄡˋ ㄊㄡˊ ㄆㄥˊ漢語拼音︰miàn gòu tóu péng釋義︰猶「蓬頭垢面」。見「蓬頭垢面」條。 01.唐.唐彥謙〈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之六:「村郊多父老,面垢頭如蓬。」 參考詞語︰頭蓬面垢注音︰ㄊㄡˊ ㄆㄥˊ ㄇ|ㄢˋ ㄍㄡˋ漢語拼音︰tóu péng miàn gòu釋義︰猶「蓬頭垢面」。見「蓬頭垢面」條。 01.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乙集.三王得》:「三王得,不知何許人,亦無姓名。帶杭音,額角中有刺字,意揀罷軍員也。...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機轉可以解釋:大肆責備、批評他人缺點或過錯的人,通常絲毫未覺察自己就有同樣的缺點。其實是潛意識裡恐他人發現自己的缺點,便「先下手為強」痛批他人。呼應俗諺中的「五十步笑百步」、「龜笑鱉無尾」。臨床心理上也發現病患總是疑心他人欲加害於己,卻是因為患者具有憎恨、仇視他人的念頭,但「恨」是違背超我道德良知監督的,因此將此念頭歸咎於他人,認為「別人先恨他」,那麼他恨別人便是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恨我、想害我,所以我才這麼做」總比「不為什麼,我就是恨他、想害他」來的容易讓自己接受! 參考文獻Hayashi Tatsunori(無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