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93.88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些化學物質能阻礙抑制特定酵的活動性,而導致因酵失效,引發不正常新陳代謝,甚至可能引起中毒現象而至死亡。此種化學物質稱為「酵毒」。如有機磷農藥、氰化物等。也稱為「酶毒劑」。
胰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胰臟蘭氏細胞所分泌於血液中的一種蛋白質激。能管制醣的新陳代謝,調整體內血糖含量。如果分泌異常則會引起糖尿病。胰島製劑可治療糖尿病。
隱行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隱僻之理,而行為怪異,以求名聲。《禮記.中庸》:「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也作「索隱行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樸持久的老朋友。《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於是交盡,利交興。」唐.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二首之二:「交零落盡,白首淚雙垂。」
人畫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未受過任何學院訓練及畫派、潮流影響,只憑天賦自發創作的畫家。如:「洪通、林淵、朱銘等人都是臺灣有名的人畫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肉類葷油的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這裡有個大觀樓,菜甚好,我和你去喫飯罷。」《紅樓夢》第六○回:「寶二爺說了,晚飯的菜要一樣涼涼的酸酸的東西,只別擱上香油弄膩了。」
非金屬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非金屬性質的元,共有15個。位於週期表右上方的元群就是非金屬。通常容易變成陰離子,氧化物有酸的性質,產生揮發性氫化物。環境中某些非金屬元是重要的汙染元,例如氯、氟、硫等;但有些則是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元,例如:碳、氮、氧、磷等。非金屬元是人類和生物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元,在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間的變化、影響及交互作用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許多非金屬元在環境或生物體內與其它化學物質相互作用,發生各類的環境作用和生態影響。
密度依變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影響族群量變動之諸多因子中,作用程度與生物族群量相關的因稱之。此類因通常是透過其對生物族群中生殖率或死亡率的影響而產生作用的。在密度依變因的作用下,隨著族群量的增加,生物族群的生殖率會逐漸下降,或是死亡率會逐漸上升,而使族群的數量不會無限制的增長。這類的因具有調節族群量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種內競爭、疾病、寄生等是具族群調節作用的密度依變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帝內經》的一部分,二十四卷。參見「黃帝內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絹帛。《三國演義》第二○回:「承驚拭之,已燒破一處,微露絹,隱見血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