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微言     
瀏覽人次:1028 收藏人次:0
1.精妙的言論。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記,故仰其經目,稱為論語。」唐.李白〈別韋少府〉詩:「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
2.隱微諷諫的言辭。《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熙先素有等嘧,盡心事之,曄遂相與異常,申莫逆之好,始以微言動曄,曄不回,熙先乃極辭譬說。」
微言     
瀏覽人次:20272 收藏人次:655947
因為地位低微,言論主張不受重視。多用於自謙之詞。元.無名氏《諕范叔》第三折:「這個當得,但恐人微言輕,不足為重。」《文明小史》第三回:「況且卑職人微言輕,把嘴說乾了他們也沒有聽見。」也作「身輕言微」。
微言大義     
瀏覽人次:8953 收藏人次:356079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語本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也作「微言精義」。
微言精義     
瀏覽人次:555 收藏人次:0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參見「微言大義」條。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繙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瀏覽人次:33646 收藏人次:4608376
3.卑賤。如:「人微言輕」、「出身寒微」。《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聊齋志異.卷一○.臙脂》:「而又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為千人所窺指。」
    
瀏覽人次:16943 收藏人次:2741138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27973 收藏人次:1944556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歧路燈》第五回:「李瞻岱來學中備了一分禮,央前任寅兄與我說:『二位老師,一言九鼎。』誰知婁昭不肯去也罷了,他還推到他哥身上。」
溫故知新     
瀏覽人次:25069 收藏人次:1376525
02.晉.潘尼〈釋奠頌〉:「抽演微言,啟發道真,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瀏覽人次:19717 收藏人次:5380226
2.慫恿、打動。《宋史.卷三四八.徐勣傳》:「蔡京自錢塘召還,過宋見勣,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笑。』」
    
瀏覽人次:16024 收藏人次:17166084
4.卑賤、不重要的。如:「人微言輕」。《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