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倡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夫妻感情和,夫唱婦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河北人事,多由內政,……倡和之禮,或爾汝之。」
力不從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不從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
風移俗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
伯歌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大哥;季,小弟。「伯歌季舞」指兄弟和。漢.焦延壽《易林.卷三.否之損》:「伯歌季舞,讌樂以喜。」
變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
要作神仙眷屬,先作柴米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指夫妻要能和相處,往往需先經過共患難的日子。如:「俗語說的好:『要作神仙眷屬,先作柴米夫妻』,如果連這種小小的打擊都承受不住,將來怎麼一起過日子呢?」
紫荊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京兆田真三兄弟,共議分產,惟堂前一株紫荊樹,無法均分,於是決定破為三份。待明日就截時,其樹已枯死。三兄弟見而大驚,方醒悟,樹不欲分斫寧願自枯,兄弟竟爭分產,乃人不如樹,於是兄弟合財不復解樹,樹亦應聲而榮茂。兄弟相感終為孝門的故事。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後人則以紫荊花稱譽兄弟和,同居而不分家。
大同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記.禮運》篇所陳述的和平安樂的社會,這種社會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為政治制度,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為社會制度,以「貨不必藏諸己,力不必為己」為經濟制度。
輯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選.劉琨.勸進表》:「喪君有君,群臣輯穆,好我者勸,惡我者懼。」也作「輯」。
膾炙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約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