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1.29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點。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對比、比較。絀,不足、短。「相形見絀」比喻相互比較之下,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語或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朝文獻通考.卷七八.職官考.官制.五十年》:「滿員出甚多,除簡擢數人外,餘竟無員可補。與其濫竽充數,毋寧核實酌裁。」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的斑點。瑜,玉的光澤。瑕不掩瑜比喻事物雖有點,卻無損其整體的完美。《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 相似詞生搬硬套、東施效顰、壽陵失步 例句我們每個人都有點也有優點,絕對不可一味模仿,以免淪為邯鄲學步。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杞國有個人,因為擔心天會塌下來而憂慮不安。典出《列子.天瑞》。後用「杞人憂天」比喻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 △「庸人自擾」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過來自我省察。指從自己本身找出原因,自我反省。#語本《論語.衛靈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失、錯誤。如:「誤差」、「出差錯」。
、短少。如:「差十分就八點鐘了。」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抱殘守、故步自封、裹足不前、畫地為牢、陳陳相因、一成不變、因循守舊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沒有把誰消滅掉。直到漢高祖五年的時候,劉邦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強大;而項羽的兵力,卻日漸疲憊,同時又乏糧食。於是項羽乃和劉邦相約,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縣境賈魯河)為界,雙方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   可是劉邦表面上答應,暗地裡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乃立即調兵遣將,匯集大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的兵力,共同來圍剿正向彭城(今江蘇徐州)流竄的項羽;最後把項羽的軍隊逼進了垓下(今安徽墨璧縣東南)。劉邦兵多將廣,項羽的實力分散,援兵未集,終於被重重的圍住。這時,項羽已戰到兵盡糧絕,情勢危急萬狀,但劉邦為戒懼這位力能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