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7.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期期」:《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昌為人彊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1>廷爭之彊,上2>問其說,昌為人吃3>,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4>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耳於東箱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注解〕 (1) 周昌:?∼西元前192,西漢沛縣人。秦時為泗水卒史,後從劉邦定天下,封汾陰侯。為人性直敢...
漫不經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漫不經意注音︰ㄇㄢˋ ㄅㄨˋ ㄐ|ㄥ |ˋ漢語拼音︰màn bù jīng yì釋義︰即「漫不經心」。見「漫不經心」條。 01.宋.陳亮〈與徐大諫書〉:「獨亮自以生長明公之里中,又拜伏門下,不可謂無一日之雅,則於明公之舉動,烏能漫不經意於其間?」(源) 參考詞語︰漫不加意注音︰ㄇㄢˋ ㄅㄨˋ ㄐ|ㄚ |ˋ漢語拼音︰màn bù jiā yì釋義︰猶「漫不經心」。見「漫不經心」條。 01.宋.黃榦〈南康軍新修白鹿書院記〉:「苟徒資口腹,媒利祿,而治心修身,漫不加意,則既失崇尚教育之旨,覽觀山川之勝,周旋堂宇之盛,於心安乎?」 02.明.劉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內臣職掌紀聞》:「...
杯盤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在側。 〔注解〕 (1) 酒闌:酒宴過半,即將結束之時。 (2) 合尊:酒杯交錯。 (3) 促坐:促膝而坐。 (4) 履舄交錯:鞋子散落的樣子。舄,音ㄒ|ˋ,鞋子。 (5) 髡:淳于髡,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滑稽善辯,常為齊出使各諸侯國,未辱命,齊威王以為諸侯主客。以隱語諷諫威王,罷長夜之飲,改革內政。髡,音ㄎㄨㄣ。 (6) 羅襦襟解:胸前的衣服打開。羅襦,絲質的短衣。襟,衣服胸前釘紐扣的地方。 (7) 薌澤:香氣。薌,音ㄒ|ㄤ。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好處。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文儒》:「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闕,暇日追補之,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也作「開卷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快樂的。《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不戚;有慶,未不怡。」《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自成機杼注音︰ㄗˋ ㄔㄥˊ ㄐ| ㄓㄨˋ漢語拼音︰zì chéng jī zhù釋義︰猶「自出機杼」。見「自出機杼」條。 01.宋.劉子翬〈次韻茂園獨速歌〉詩:「自成機杼誰如君,悲歌乃有可憐色。」 參考詞語︰別出機杼注音︰ㄅ|ㄝˊ ㄔㄨ ㄐ| ㄓㄨˋ漢語拼音︰bié chū jī zhù釋義︰猶「自出機杼」。見「自出機杼」條。 01.宋.洪邁《容齋詩話.卷四》:「詩文當有所本,若用古人語意,別出機抒(杼),曲而暢之,自足以傳示來世。」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畫學.畫中人》:「侯雲松號青甫,……畫〈松竹圖〉,壽余六十,較張雪鴻大令別出機杼。」
樂極生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 (2)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駕輕就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據《全唐文.卷五五六.韓愈》引)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於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遊,未以事辭。勸之仕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1>下流而東注。若駟馬2>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3>、造父4>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於人,其肯為某來耶?」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於家。方今寇集於□,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塗,治法征謀,宜有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旨、綱要。如:「發凡起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僕倦談,不能一二其詳,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