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4.1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知領域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領域教是有關知識、智能和技巧發展的教,是美國教育者布魯姆(Benjamin Bloom)等所創的教育目標分類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將教分為三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技能活動領域。他又將認知領域畫分為六個階段-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強調階段之間的等級差別,依次排列發展,後一階段在認知結構上高於前者,且又建立在前者之上。隨著階段的遞增,生在教中的參與程度越高。
  認知領域包括六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教階段,具體為:(1)對知識的記憶、識別和回憶;(2)解釋、意譯或翻譯所得到的信息,這是理...
點對稱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對稱教(Point symmetry teaching)目錄1 教歷程1.1 熟悉對稱圖形1.2 命名1.3 判斷點對稱1.4 發現點對稱之性質1.5 完成點對稱圖形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教歷程 熟悉對稱圖形首先老師可提供對稱的圖形,例如長方形、橢圓形、三角形、竹蜻蜓等等之物,而當老師轉動此類圖形時,可同時說明此類物品旋轉時非常平穩,並且具備同一特色為旋轉180度後...
動態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態平衡派」係強調組織效能的發揮,有賴行政主管人員將組織目標和個人需要之間加以調和,以及將正式組織的功能和非正式組織的功能加以整合,俾維持組織平衡穩定狀態的一種說。此說的代表人物為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 1886~1961)。
  巴納德曾任美國紐澤西貝爾電話公司(New Jersey Bell Telephone Company)的總裁。著有〔管理人員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組織與管理〕(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等兩本管理上的經典之作。張潤書、謝文全曾分別歸納這...
道德討論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討論教法(discussion questions for moral development)目錄1 道德討論教法1.1 道德認知論1.2 道德認知結構1.3 道德討論教法1.4 教過程1.4.1 引起動機1.4.2 呈現故事1.4.3 提出兩難困境問題並分組1.4.4 分組討論1.4.5...
教育分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分班係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開辦。開辦之初,是鑑於教育分班對於試用教師補修教育分,與中等校職業科或其他科教師之專業養成上有其必要性。以八十三年年度各教育分班招生事項為例,就其招生對象、設立目的,以及不同班別之報名資格、招生類別、修業期限等說明如下:
  1.招生對象:包括士後教育分班、試用教師教育分班、合格偏遠地區教育分班及國小師資儲備班等三種。
  2.設立目的:一方面提供目前在職中等校不合格教師修習教育分,以取得正式合格教師資格;另一方面提供一般大畢業青年有志從事教育工作者修習教育分的管道,俾可擔任教師工作。
  3...
緬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緬甸在傳統上是政教合一且階段畫分並不明顯的國家,因此教育的所有權並不會集中於少數人手中,而能普及大眾。由於政府與宗教的關係相當密切,因而藉由「寺院即校,僧侶即教師」的方式,使得緬甸人民的識字率頗高。隨著十九世紀英國統治緬甸,西方的教育制度也隨之傳進。在英國統治時期,緬甸語的校提供了部分的教育機會;另外僅有少數緬甸人可以進入英國語校作為大的預備教育。除此之外,雖然也有一些藝術、師資訓練與師範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但很少的緬甸人會完成第三級的教育。在日本統治的一九四○年代初期,日本統治者改變了英國式雙軌制系統而成單軌制,其制為小四年、初級中三年與高級中二年。四三二制一直持續...
翻案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案」:原是法律名詞 本指推翻既已定讞之罪案而言,後引申為推陳出新之意。此類手法也普遍被用於文創作之中,稱為「翻案文」。其主要宗旨在於推翻前人的立論,因此在寫作前必須先分析前人的論斷為何,再做論述。寫作過程中,若是發現前人論斷難以成立,必尋求此一論斷的基本假設,並指出此一假設的可疑之處,然後一針見血地推翻此一假設。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蘇洵〈管仲論〉、蘇軾〈留侯論〉即屬此類的文
五指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指教法目錄1 一、源起2 二、理論3 三、影響4 四、優缺點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源起1. 陳鶴琴先生所創。2. 熊慧英女士於民國42年,用「五指活動」編寫「幼兒活動單元教材教法」一書,於是被推廣至全省。3. 盛行於民國41年~48年間。 二、理論1.將課程分為健康、社會、科、藝術、語文五項。2.著重主體不分枝,好像手指與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彼此骨肉相連,血脈相通。3.亦即指五種不同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的原理與法則。如:「任何科的研究發明,最好能先從理上著手,方能事半功倍。」
運動生物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生物力原是指人體運動力(kinesiology),是解剖、生理與力所構成的整合應用科,其內容主要在研究肌肉骨骼系統的機械原理,並無法完全涵蓋所有影響人體活動的力因素探討。而且,在探討人體活動的方法與技術時,如果深入考慮到肌肉骨骼系統的所有變因,將會使得研究的問題複雜化,進而造成探究人體活動科的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因此,使得運動生物力研究領域慢慢走向生物力之方向上。
  生物力是生物及力整合而成的一門科。目前,生物力大致可分為生物固體力、生物流體力及生物材料力等,原本是應用於醫、復健、解剖及太空科等科研究上,由於研究病患走路的生物力分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