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知識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知識社會(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目錄1 定義2 歷史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去探究校課程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一門問。詳細來說,教育知識社會
社會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大」是一民間基金會之組織,以辦理課程研習、系列演講及出版書籍,提供社會大眾參與研習及閱讀,以增進民眾新知。雖有大之名,並無大之實,其正確名稱為「社會大文教基金會」,簡稱為「社會大」。創辦人為呂海先生,並由其擔任基金會董事長。該基金會係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六月成立,其宗旨在於倡導終身習,推展社會教育。
  社會大目前主要辦理的業務包括:(1)巡迴系列講座: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開辦系列演講,採收費方式,目前每一場次收新臺幣一四○元;(2)出版圖書:目前已出版二十世紀的人物傳記一套共三十四冊,包括二十世紀中的英雄、偶像、梟雄、魔頭、藝術泰斗、科巨人等,如托...
現象還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象還原或稱超驗還原(transcendental reduction)、觀念(或本質)還原(eidetic reduction),是胡塞爾(E. Husserl, 1859~1938)現象(phenomenology)中的重要哲方法。「還原」一辭略同於「存而不論」(epoché)(參見「現象的存而不論 」)、「放入括弧」(parenthesizing)、「排除」(exclusion);但不同於自然主義或實徵論(positivism)所謂的「化約」(reduction)。現象的還原法在排除、擱置自然態度(參見「自然態度」)與事實世界,以期回歸認知自我的超驗主體性(transcen...
蘇格拉底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史中在西元前四九○年到四○○年代間產生了三件大事:其一為波斯戰爭(490~480 B.C.),雅典戰勝而成為各城邦的盟主。希臘文化中心中由密利都斯(Miletus)、聖木斯(Samos)與艾費蘇斯(Ephesus)等地轉入雅典(Athens),文化精神也轉向對人生的關注。史家稱為希臘的啟蒙時代。其二為賢君波銳克利斯(Pericles)的英明領導,他當政三十九年(467~428 B.C.),政治昌明,積極提倡文教,一時人才輩出,如有「史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Herodotus)、悲劇作家尤里披蒂(Euripides, 480~406 B.C.)、悲劇詩人埃斯奇勒(Aeschylus,...
系統化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上,「系統化教」是指依循有系統的步驟計畫和實施教,以提升教效果;教設計的工作被分解成包括許多單位式模組(modules)的流程圖,以控制教材教法發展的品質。
  系統化教源起於一九六○年代教育發展趨勢的需求,當時非校機構如軍事單位、企業組織等均在尋求有效的教育訓練模式,而校機構也迫切尋求發展個別化教的途徑,於是系統化教的概念逐漸成形,並促成編序教(programmed instruction)和其他一些個別化教系統如個別化處方教(individualized prescribed instruction)、個別化輔導教育(individually gu...
創意思考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意思考教(teaching for creativity) 創意思考教Parnes(1967)認為創意思考教(teaching for creativity)的主要目標在於激發、助長生的創造力。他覺得為培養創造力而教的...
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物體(質點)運動(motion)的一門科稱為運動。運動只討論物體(質點)之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之運動關係,而不討論力之作用,即不討論運動之成因。運動力(參見kinetics)則探討力與運動之關係。二者合稱為動(態)力(參見dynamics)。
動力名詞。運動是動力〔見DYNAMICS〕的一個分支,又稱運動幾何,它是探討人體或物體在空間運動之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時間之相互關係的一門問。它只研究「運動的現象」,而不涉及「力」的問題。它可分為線運動和角運動
  運動是研究物體各部位間相對運動的一門問,而且不討論到力與力的作用對物體的影響。人體運動則在探討人體各肢體的運動變化,主要目的在透過人體肢體位置、速度與加速度等物理變量變化的描述,探究人體肢體運動時的規律位置變化或在運動過程中所經過的軌跡。有關人體肢體位置或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則不在研究考慮的範圍內。
  實際進行人體肢體的運動研究時,皆是以牛頓(I. Newton)的經典力理論為基礎。一般來說,為了簡化研究的內容與處理過程,進行人體肢體的運動研究時,必須先建立人體肢體的剛體簡化模型,也就是說,必須先假設每一個人體肢體的相對質量皆相同,每一個肢體的重量皆位於肢體重心上...
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理論(learning theory)文化是習的產物,當組織發展一套價值、信念、語言,或者解決內在、外在問題的假設時,必須傳授給組織成員。因此,組織成員必須不斷地習組織所發展出的各種產物,然後再形成另一種組織文化。是故,組織文化形成理論,可用心理上的
阿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轅固生傳》:「公孫子務正以言,無曲以阿世。」指歪曲或違背自己的識以投世俗的喜好。《明史.卷二○六.陸粲傳》:「南京禮部尚書黃綰曲阿世,虛談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師受業。《莊子.知北遊》:「妸荷甘與神農,同於老龍吉。」《周書.卷四○.宇文孝伯傳》:「及長,又與高祖同。」
2.同師受業的人。如:「我們是大的同班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