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46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象學還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象學還原或稱超驗還原(transcendental reduction)、觀念(或本質)還原(eidetic reduction),是胡塞爾(E. Husserl, 1859~1938)現象學(phenomenology)中的重要哲學方法。「還原」一辭略同於「存而不論」(epoché)(參見「現象學的存而不論 」)、「放入括弧」(parenthesizing)、「排除」(exclusion);但不同於自然主義或實徵論(positivism)所謂的「化約」(reduction)。現象學的還原法在排除、擱置自然態度(參見「自然態度」)與事實世界,以期回歸認知自我的超驗主體性(transce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然、依舊。如:「我還沒做好。」、「小明還是老樣子。」
更。表示程度。如:「今天比昨天還熱。」
再。表示繼續、重複。如:「病雖好了,還得休息才行。」
勉強夠得上。如:「還算可以」。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的語氣。與「真」連用。如:「他還真來!」、「你還真有辦法。」
或者。表示有所選擇的語氣。如:「你要咖啡,還是紅茶?」
歸回、交回。如:「還書」、「還錢」、「交還」、「還政於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返回、回來。如:「還鄉」、「生還」、「往還」。
恢復、回復。如:「還俗」、「還原」、「還我本來面目。」
回報、報復。如:「還禮」、「還擊」、「以牙還牙」、「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仿效、摹擬。如:「象形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露。如:「展現」、「發現」、「呈現」、「現出原形」。
目前、此刻。如:「現在」、「現今」、「現狀」、「現代」、「現任」。
即時、馬上。如:「現做現吃」、「現買現賣」、「現學現用」。
實有的、目前有的。如:「現金」、「現款」、「現貨」。
現金、現款的簡稱。如:「兌現」、「貼現」、「付現」。
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識論上指我們認識外在事物,由於有主觀的先天概念加入其中,故所認識者只是現象,而非物的自體。
2.通稱事實的狀態。如:「社會繁榮,是工商業發達的現象。」
還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在化學反應中,物質獲得電子的現象。而在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有一物質被還原,則同時應有另一物質被氧化。
2.在數學式演算完後,再按原運算順序作一次逆運算,則可回復原數學式。由還原可以驗證運算的正確與否。
3.恢復事物原來的樣子或位置。如:「取用圖書,敬請還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