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1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殫思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2) 副:符合、相稱。 (3) 殫:音 ㄉㄢ,竭盡。 (4) 直詞:毫無隱諱的話。 (5) 昧死:冒昧而犯死罪。為臣子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參考資料〕 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下之大本,立儲宮以安社稷,置僚佐以輔導之職,真一代之盛典也。臣偎以庸陋,備員其間,且得執經,從容以侍。承華千載,榮遇非所宜得。思欲殫智竭慮,以稱陛下任使之意,補太子聰明之餘。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調了實踐檢驗,而不只是實驗檢驗。強調了類推、類比,通過類推、類比等方法比單純的實驗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實踐的答案。 著述除了八十五篇的《論衡》以外,據王充《後漢書》本傳云:「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作《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颐神自守。」後者今已不傳,僅《論衡》一書傳世,今本《論衡》亦為八十五篇。 評價綜觀王氏一生,雖未能顯達於當世,後世則對其說有極高評價,《抱朴子》、《北堂書抄》、《太平御覽》皆稱其為「一代英偉」。見吳臻《中國思想史概論》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96年10月。
班級經營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互動機會,促進和諧的學習氣氛。 (二)秩序管理經營策略 依照班級特色,與學生進行討論,一起訂定符合上課需求的規定。執行過程中,教師進行秩序常規的指導,並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於違規學生的不當行為,教師適時的處理,並視情況進行輔導。 (三)班級環境經營策略 規劃整體活動空間,創造愉快學習情境。包含物質環境的安排(如:桌椅的排列、座位的安排、動線的規劃、採光、通風......等)與情境的布置(如:佈告欄、多元學習角、教學情境布置、學生作品展示......等),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 (四)班級教學經營策略...
三法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用以辨別是否符合佛法的三種準則。即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諸行無常,謂一切條件所構成的現象是剎那生滅;諸法無我,謂所有存在都沒有實體;涅槃寂靜,謂息滅煩惱就不會輪迴。《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若一切教為此三種理印所印等,名為了義,違三法印等,非了義經。」
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符合、切合、吻合、脗合
徒負虛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名聲,而無內涵。指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也作「徒有其名」、「徒有虛名」。
芝加哥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式、人口以及各種社會組織在城市各社區裏的分布狀況及密度。雖然都市總是看起來雜亂無章,但該學派眼裡是符合某種潛在的大規則,某些現象或動亂的發生常帶有特定條件的前提,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卻足以導致新現象成串、有順序的出現;而研究這些人口以及社會組織、土地使用方式,即是由芝加哥學派所帶來的人口生態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芝加哥學派英文關鍵字: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參考文獻註1:吳逸驊。圖解社會學。易博士。 P.204註2: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47
後設架構_(meta-framewor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的八面向,每一面向都會影響其他七個面向。採取此架構,治療者可以運用多元觀點介入,也可以作為評估,符合家庭系統的各需求。 後設架構之八面向 個體的內在家庭系統一個人性格是具有多種面貌,各種面向是源自於社會互動及發展的經驗中,可以呈現我們是誰,以及甚麼對我們是有意義的。 目的論目的是行為的動機,從行為中去了解有甚麼目的,諮商師可以評估家庭成員根據行為目的而發展出的行為是否適宜。 次序性的互動模式家庭成員的互動是依序互動的,會隨著時間前進,以多重型態一再重演。 組織性在家庭系統下,組織明顯可以從日常瑣事、家庭規則、習慣、期...
替代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理學上指當原有事物目標無法符合個人需求條件時,轉向以另一目標代替的現象,稱為「替代作用」。如:「移情是一種感情的替代作用。」
融合教育的重要理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於1997年的教育施政分針中訂定六年長期目標,期望學前教育機構落實零拒絕。 二、最少限制環境為符合特殊兒童的學習,環境必須做些調整與安排,因此「最少限制環境」是指環境設施符合特殊孩童的需要,並盡可能地提供特殊孩童與普通同儕基處的機會。進一步又可分為硬體設備與軟體兩方面。 三、適性教育適性教育乃是依照學生障礙與學習特質,適度調整課程內容、教材、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與評量標準等,而個別化教育計畫可說是適性教育的具體實施工具,其概念源自美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