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當機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陳琳〈答東阿王牋〉(據《文選.卷四○.牋》引)琳死罪死罪。昨加恩命,并示〈龜賦〉,披覽粲然。君侯體高世1>之才,秉青蓱2>、干將3>之器,拂鐘無聲4>,應機立斷。此乃天然異稟,非鑽仰5>者所庶幾6>也。音義既遠,清辭妙句,焱絕煥炳,譬猶飛兔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敢追,況於駑馬,可得齊足!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之節,然後東野巴人蚩鄙益著,載懽載笑,欲罷不能。謹韞櫝玩耽,以為吟頌。琳死罪死罪。 〔注解〕 (1) 高世:超越世俗。 (2) 青蓱:即青萍,三國以前傳說的名劍。蓱,音ㄆ|ㄥˊ,同「萍」。 (3) 干將:春秋吳國人,生卒年不詳,相傳善鑄劍。後多借指利劍。 (4) 拂鐘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凌。如:「欺侮」、「侮」。《詩經.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禦。」《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嗣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此以後。《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二》:「苟以恩結,寧不知感,若任情困,雖嚴何益,嗣後宜體朕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侮。如:「侮蔑」、「輕蔑」。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蔑祖親,於事為甚。」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化危險為平安。《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負重,化險為夷,兩公左輔右弼,折中禦侮。」
體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面子、光采。《紅樓夢》第四四回:「鮑二又有體面,又有銀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賈璉。」《文明小史》第五二回:「你是個中國有體面的人物。如此小器,真真是玷你自己。」
漣漪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的同情,甚至於因此對教師的做法產生反感。所以教師責罰學生時最好避免在憤怒下,對學生做出人格上的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欽羨、傾慕。《荀子.榮》:「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韓非子.忠孝》:「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侮,使人難堪。如:「羞」。《漢書.卷四.文帝紀》:「以羞先帝之遺德。」
3.感到恥。如:「他那大逆不道的行徑,使大夥都羞與為伍。」
3.恥。如:「蒙羞」。《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一點恥,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目前暫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以後再說吧!」晉景公聽了伯宗這一段話後,於是停止發兵。後來「鞭長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