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出使。《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君命,可謂士矣。」
倚老賣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改詔書,拆毀楊家的清風樓。清風樓本是奉聖旨而興建,象徵著楊家對於朝廷社稷的功業。王欽若想藉此種羞,騙回駐守在瓦橋關的楊六郎,然後將他誣陷殺害。面對清風樓被拆,佘太君雖然十分感嘆,但仍修書給兒子六郎,要他切勿回京,以免中了奸人之計。六郎不聽勸阻私自離開,回京後果然被捕。忠僕焦贊一怒之下,殺了謝金吾,結果也被逮捕。六郎的岳母得知女婿被陷害,便入宮面見皇帝為六郎平反。此時一名金國奸細被抓,從他身上找到一封書信,揭穿了王欽若實為金國奸細的真實身分。皇帝遂下詔將王欽若斬首,並褒獎楊家,重修清風樓。在第一折中,謝金吾奉假詔書前來拆毀清風樓,遭到佘太君的制止,謝金吾不但不懂得敬老尊賢,還口出狂言,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汙穢。《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行莫醜於先,詬莫大於宮刑。」唐.李善.注:「醜,穢也。」
2.汙。如:「醜詆」、「醜化」。《呂氏春秋.季冬紀.不侵》:「秦昭王聞之,而欲醜之以辭。」
響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秦國善歌者。 (4) 盡:全學得了。 (5) 餞:設酒食送行。 (6) 郊衢:郊外的大道。衢,音ㄑㄩˊ。 (7) 撫節:按著節拍。 (8) 遏:止住。 (9) 行雲:行動中的雲朵。 (10) 謝:謝罪,道歉。 (11) 反:...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敬之食。春秋時,齊國饑荒,黔敖於路旁設食施予窮人,因態度不佳而遭拒絕。典出《禮記.檀弓下》。後用以指侮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軍井未建,如臨盜水之源,軍灶未炊,似對嗟來之食。」《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個激切行徑,所以寧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也作「嗟來食」。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降志身、苟且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撒溺。通「尿」。《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賓客醉者醉,更溺雎,故僇以懲後,令無妄言者。」《西遊記》第四五回:「那獃子揭衣服,忽喇喇,就似呂梁洪倒下坂來,沙沙的溺了一砂盆。」
自以為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盡心下》1>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2>,合乎汙世3>,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悅4>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榮》。 (2) 同乎流俗:志同於世俗的人。 (3) 汙世:汙亂的人世。 (4) 悅:喜愛。〔參考資料〕 《荀子.榮》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大器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子.第四一章》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2>,大器晚成,大音希聲3>,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德經》。 (2) 無隅:沒有邊角。 (2) 希聲:沒有聲音。〔參考資料〕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1>上士昏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之。弗大九,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孛,遲道□□□道若退。上德女浴,大白女,德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弄髒。《呂氏春秋.季冬紀.不侵》:「萬乘之嚴主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汙其衣。」唐.白居易〈新樂府.官牛〉:「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汙馬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