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凌、欺負。唐.姚合〈寄王度居士〉詩:「天公與貧病,時輩復輕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公子倚勢欺人,無所不至。」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氣凌人」。見「盛氣凌人」條。 01.宋.朱熹〈與長子受之書〉:「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 參考詞語︰盛氣加人注音︰ㄕㄥˋ ㄑ|ˋ ㄐ|ㄚ ㄖㄣˊ漢語拼音︰shèng qì jiā rén釋義︰猶「盛氣凌人」。見「盛氣凌人」條。 01.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五異人傳》:「凡理部務,必力爭曲直,稍有犄角,輒以盛氣加人,為寮屬所畏。」 參考詞語︰盛氣陵人注音︰ㄕㄥˋ ㄑ|ˋ ㄌ|ㄥˊ ㄖㄣˊ漢語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釋義︰「陵」通「凌」。「盛氣陵人」即「盛氣凌人」。見「盛氣凌人」條。 01.清.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端邸挾貴倚勢,盛氣陵人。漢大臣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蔑。《詩經.小雅.小宛》:「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
自稱的謙詞。有輕賤、侮的意思。如:「忝居」、「忝為人師」、「忝列門牆」。《西遊記》第九回:「孩兒叨賴母親福庇,忝中狀元,欽賜遊街。」
無理取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據《全唐詩.卷三四一.韓愈》引)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強號為蛙蛤,於實無所校。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周公所不堪,灑灰垂典教。我棄愁海濱,恆願眠不覺。叵堪朋類多,沸耳作驚爆。端能敗笙磬,仍工亂學校。雖蒙句踐禮,竟不聞報效。大戰元鼎年,孰強孰敗橈。居然當鼎味,豈不釣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懼染蠻夷,失平生好樂。而君復何為,甘食比豢豹。獵較務同俗,全身斯為孝。哀哉思慮深,未見許回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屈。《漢書.卷七○.陳湯傳》:「延壽、湯既未獲受祉之報,反屈捐命之功,久挫於刀筆之前。」
層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匱也。」2.後退式層遞(倒層遞),如:《大戴禮記‧曾子大孝》:「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其下能養。』」3.比較式層遞,如:《論語‧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複式層遞1.反覆示層遞:指在語文中,將前進式和後退式的層遞依錢一後連接起來的一種層遞排進的修辭方式,如:《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害怕。至於大國的憂慮,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呢?還是請您及早考慮考慮吧。畢竟王室不得安寧,可說是晉國的恥啊!」范獻子聽了,便找韓宣子商量,決定明年召集諸侯開會。後來「蠢蠢欲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意圖為害作亂。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是你門敗戶先自歪,做的來漏虀搭菜,把花言巧語枉鋪排。」
羞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恥。漢.王充《論衡.程材》:「晝夜學問,無所羞恥。」《西遊記》第二四回:「獃子對他們只是磕頭禮拜,其實羞恥難當。」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信:韓信(?∼西元前196), 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2) 常山王:張耳(?∼西元前202),戰國末大梁人,與陳餘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從項羽入關,封張耳為常山王。後張耳、陳餘有隙,餘率兵襲耳,張耳敗走,歸劉邦,隨韓信破趙,後被立為趙王,卒謚景。 (3) 成安君:陳餘(?∼西元前204),戰國末大梁人。與張耳同為魏之名士,與張耳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後與張耳絕交,且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