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格式、規則。如:「定律」、「格律」。《淮南子.覽冥》:「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陰陽之氣。」唐.杜甫〈悶戲呈路十九曹長〉詩:「晚節漸於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休假。宋.蘇軾〈乞郡劄子〉:「使存問,賜告養疾。」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有一則關於晏子在酒宴上運用智慧制敵取勝的事:晉平公想要攻打齊國,先派范昭到齊國去觀察其政局。齊景公設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要求用齊景公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飲酒過後,晏子請人更換酒具。接著,范昭假裝酒醉,要求樂官為他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被樂官拒絕。晏子撤換酒具的舉動,在暗示范昭的無禮行為,而樂官的拒絕,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
不足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何足掛齒注音︰ㄏㄜˊ ㄗㄨˊ ㄍㄨㄚˋ ㄔˇ漢語拼音︰hé zú guà chǐ釋義︰猶「不足掛齒」。見「不足掛齒」條。 01.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一七首之一二:「某每蒙公眷念,遠致珍物,勞人重費,豈不肖所安耶?所問凌翠,至今虛位,雲乃權發耳。何足掛齒牙,呵呵!」 02.《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 參考詞語︰無足挂齒注音︰ㄨˊ ㄗㄨˊ ㄍㄨㄚˋ ㄔˇ漢語拼音︰wú zú guà chǐ釋義︰猶「不足掛齒」。見「不足掛齒」條。 01.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俚語有張王李趙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足挂齒牙之意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謹慎。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契丹使為言,卿宜審處其事。」
天涯海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據《文苑英華.卷六八二.邊防上》引)年號武平,國即清晏,君之聞此,寧不欣躍。但昔緣王事,遊踐貴鄉,日想山川,依然舊識。吾既忝荷朝私,位逾臺袞,身持帝王之柄,手握天下之圖。故鄉如此,誠為衣繡,故人不見,還同宵錦。天涯藐藐1>,地角悠悠2>,言面無由,但以情企。今者王猷帝載,化被無垠,浮海窮山,罔不咸格,投竿負鼎,馳步蒼龍,崖穴丘園,爭趨金馬,君之才具,信美登朝,如戀本鄉,不能遊宦,門中子弟,望來儀,當為申聞。 〔注解〕 (1) 藐藐:曠遠廣大的樣子。 (2) 悠悠:眇遠無盡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墳墓、墓坑。如:「墓穴」。《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唐.元稹〈悲懷〉詩三首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注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七嘴八張注音︰ㄑ| ㄗㄨㄟˇ ㄅㄚ ㄓㄤ漢語拼音︰qī zuǐ bā zhāng釋義︰猶「七嘴八舌」。見「七嘴八舌」條。 01.《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期太守差王立同去,他倚著上官差,便要誇才賣智,七嘴八張,連我也不好做事了。」 02.《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恰好巫刁二人兵轉,眾官員一擁而前,七嘴八張的,都問道:『世子何在?』」 參考詞語︰七張八嘴注音︰ㄑ| ㄓㄤ ㄅㄚ ㄗㄨㄟˇ漢語拼音︰qī zhāng bā zuǐ釋義︰猶「七嘴八舌」。見「七嘴八舌」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八六回》:「眾醫生在那裡七張八嘴,有說用葠的,有說用桂的。」 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罷黜、革除。如:「罷免」、「黜免」。《漢書.卷四.文帝紀》:「遂免丞相勃,就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