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差、任用。如:「委派」、「選派」、「派兵支援」、「派人送去」。《紅樓夢》第七回:「先派兩個小子,送了這秦相公家去。」
頷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頭以示准許。宋.歐陽修〈贈杜默〉詩:「先生頷首,教以勿驕矜。」
如願以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繫官於朝,願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內,移刺袁州。袁於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得躬詣1>大府,受約束於下執事2>,及其無事且還,倘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願焉。 〔注解〕 (1) 躬詣:親自到那裡。詣,音|ˋ,至。 (2) 執事:供使喚差的人。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岸。這種行為在當時被稱為「灌水」。放生:若是觸犯禁令被關口察覺,不但船戶會被問罪,偷渡者也會被強制返。由於偷渡是許多人散盡家財的豪賭,因此出現各種欺瞞關口的因應手段,有些提供偷渡的集團與海盜串通,用破敗小船搭載乘客,不但超載更將艙頂封死,以防乘客活動。航行過程中,若遇到大風浪輒成為浪底亡魂,即使到了臺灣海岸,為避免被察覺,往往在距離海岸還有一段距離的沙洲就騙、趕乘客下船,往後死活一概不管,稱為「放生」。種芋、餌魚:偷渡者在沙洲下船後,往往走沒幾步路就深陷泥淖中,因為姿態有如種在地裡的芋頭,而被稱作「種芋」;若不幸遇上...
樂不可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堪,字君游,東漢南陽宛人。六歲到長安讀書,以研究梁丘《易》學為主,因為才學高,在京師人稱「聖童」。光武帝初即位時,受命與大司馬吳漢一起討伐在蜀自立為王的公孫述,後來公孫述戰死,蜀國投降。吳漢以張堪為先進入成都,安撫官吏百姓。他將公孫述所收藏的珍珠寶玉,全部登錄在簿冊裡上呈朝廷,並未將之據為己有。他為官清廉,卸任離職時,只帶著簡單的布包袱,乘坐破舊的車子離開。之後和杜茂一起在高柳這個地方打敗匈奴,官拜漁陽太守。任內將漁陽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都願意聽從他的指揮。開墾稻田八千餘頃,教導百姓耕種的技術,使得百姓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於是民間就流傳起這麼一首童謠:「桑樹沒有附帶小枝芽,禾麥都結兩株...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車五百乘救楚擊吳。 〔注解〕 (1) 伍子胥:?∼西元前664,名員,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因楚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故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以報父仇,並輔吳稱霸。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阻止,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2)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號申包胥。與伍員友善,員以吳師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師,依庭牆哭七日,秦伯乃將平定其國難。返國後楚昭王賞功,逃而不受。 (3)...
扞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注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1>囂既有功於漢,又受鄧禹爵,署其腹心,議者多勸通使京師。三年,囂乃上書詣闕。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時陳倉人呂鮪擁眾數萬,與公孫述通,寇三輔。囂復兵佐征西大將軍馮異擊之,走鮪,使上狀。帝報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鈆刀,不可強扶。數蒙伯樂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託驥尾,得以絕群。隔於盜賊,聲問不數。將軍操執款款,扶傾救危,南距公孫之兵,北禦羌胡之亂,是以馮異西征,得以數千百人躑躅三輔。微將軍之助,則咸陽已為他人禽矣。今關東寇賊2>,往往屯聚,志務廣遠,多所不暇,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差、下命令。如:「命人送信」。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視、看重。如:「器重」。《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自在樞機,謝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