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喬伊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極峰探險,也可以說是浪費了一份稟賦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一樣,本世紀恐難下斷語。」夏志清則表示:「從客觀來看,喬伊斯走的是一條死路。」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巾米賊為喻」。此後,他又寫了一些家傳、墓誌銘,表彰鎮壓白蓮教、天理教農民起義者的罪行。他也有些比較客觀的「因時」之作,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梅曾亮曾批評駢體文矯揉造作,如「俳優登場,非絲竹金鼓佐之,則手足無措。其周旋揖讓,非無可觀,然以之酬接,則非人情也。」,又曾引述管同語:「人有哀樂者面也。今以玉冠之,雖美,失其面矣。此駢體之失也。」但他對散文的見解,基本上未脫桐城派窠臼,只是能吸收非桐城派的一些長處他讚揚陳用光「為古文學,得於桐城姚姬傳先生;扶植理道,寬博樸雅,不為刻深毛摯之狀,而守純氣專,主柔而不可屈;不為熊熊之光...
科學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客觀、有系統、合乎科學精神的步驟來從事研究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步驟包括觀察、客觀收集資料、提出問題與可否證的假設命題,以實驗、資料分析等回饋測試來解決提問或驗證假說。
虛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偽、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虛無主義」。
人際交往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方式時,則稱為撫養性父母。 成人型此類型須具備成熟且理性的態度,因此主要會表現出一種關懷、理性以及客觀的行為模式,並且相對於父母型,成人型較不會出現批判或者較情緒化的反應。 兒童型此類型具備著兒童般的天真以及自然不做作的形象,而在兒童型中也可加以區別。如自我表現為上述的天真自然,則區分為自然兒童;如為適應環境,且可與陌生人互動,則稱為適應兒童;如為聰明且反應靈敏、機智者,則分類為小教授。(註1) 諮商過程在人際交往分析中,注重當助當事人釐清且改變過去的錯誤決定,相對對於目前的情緒以及感受較不重視,因此主要是希望當事人能...
審美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藝術教學理論。藝術教學理論主要的目的在確定藝術教學科學的基礎,經由藝術生產以連結審美的技術。藝術客觀方面主要在連結藝術史的基本概念和繪畫的技巧,主觀方面在於說明感受的可能性和生產活動個別的經驗。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審美教育英文關鍵字:Aesthet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265-266,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隨物賦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描繪、刻劃事物的形象。如:「這幅潑墨山水隨物賦形,形神兼備,真是傳神極了。」
影響評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影響評估(impact assessment)又稱為衝擊評估。簡單來說,是指確認目前或未來所提出的計畫或行動方案可能產生的結果。詳細來說,就是政府針對某一項政策或計畫,事前以科學、客觀和系統進行調查和分析,藉以預測和了解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程度。 內容說明影響評估在國外相當受到重視,在1980年於美國成立「國際影響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mpact Assessment, IAIA),致力倡導影響評估觀念,並發展影響評估技...
志賀直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心得到安寧,服膺了自然主義文學的主張:即以追求人的真實和發現原始自然最大價值為目的。他的創作,著重客觀的寫實,把握對象,銳利而精確。《志賀直哉全集》十七卷,岩波書店刊行。 文學觀點理想主義文學。 著作《暗夜行路》《直到網走》《海角之城》《小僧的神樣》隨筆《在城之崎》 評價芥川龍之介說他:「打開了文壇的天窗,讓清新的空氣流通進來」。曾被譽為「日本文學的故鄉」。 引用參考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8727日本近代文學思潮www.mollie.com.tw/.../Dia...
吹毛求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非,戰國時韓國的宗室公子,是當時先秦諸子學派裡,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君王治理國家須結合法、術、勢三者。《韓非子.大體》指出識大體的人,不會讓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迷惑己心,也不會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勞神。韓非認為法治精神是重要的,他認為古時能執守大體的君王,用嚴明的法律來治理國家,用分明的賞罰來獎善懲惡,用客觀的標準來評量事物的輕重大小;不違反天理,不傷害人性;也不在細微的地方刻意尋找缺點和毛病。後來原文中「吹毛而求小疵」,演變成「吹毛求疵」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