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06.3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職官名。職掌記錄王者下達於京畿外的命令,並掌理四方邦國志書,三皇五帝的典籍。
目不定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金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的封禪書,以水和金粉為泥,用來封玉牒,故稱為「金泥」。《漢書.卷六.武帝紀》三國魏.孟康注:「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紀號,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檢之封焉。」
順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順從天命。《易經.臨卦.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
專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父天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天為父親,以地為母親。借指古代的天子。《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王者父天母地,寶有山川。王道得則陰陽和穆,政化乖則崩震為災。」
孽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
統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綱紀、要領。《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大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很大的用處。漢.鼂錯〈論貴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披肝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