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朝廷樂章,分為風、雅、頌三大類。今日留傳的《詩經》序文,有大序、小序之分,大序置於十五國風之前,論述詩歌的產生、功能及體制等;小序則置於各詩篇首,說明各詩的主旨及背景。大序說:詩,是志趣的表現。當心中的志趣用語言抒發出來,便成為詩。但如果內心情感激動到用語言表達還覺得不足時,就會發出嘆息的聲音;當發出嘆息聲仍覺不足時,便會以吟詠的方式來抒發;以吟詠的方式猶感不足時,便會不知不覺地揮手舉足,舞動跳躍起來。後來「手舞足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亦用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應立即派文殊菩薩將他救回。回來後在佛陀座前懺悔,恨自己平日沒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請求佛陀開示修持法門。佛陀就問他:「你的心在何處?」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體裡。」結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氣,接著相繼提出七種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這時候他起身,露出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十,請求佛陀大發慈悲開示眾生,使眾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真心本性,說完隨即行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的大禮。「五體投地」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在《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槃那寐》中記載:「三頭至地者,即五體投地,故大論云:『人之一身,頭最為上,足最為下,以頭禮足,恭敬之至。』」佛教徒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實行、履行。如:「實踐」。《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以踐前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體力或能力差。與「強」相對。《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但恐詩力弱,鬥健未免馘。」
3.數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一寸五分弱」。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án釋義︰猶「老生常談」。見「老生常談」條。 01.宋.陸九淵〈與宋漕書〉:「『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殆不可謂書生常談而忽之也。」
一朝一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列子.力命》:「女始則胎氣不足,乳湩有餘。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弗可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永垂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魏書.卷七.高祖紀下》:「遠依往籍,近采時宜,作《職員令》二十一卷。事迫戎期,未善周悉,雖不足綱範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滯目前,釐整時務。」
洗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除汙穢。《南史.卷七一.儒林傳.何佟之傳》:「性好潔,一日之間洗滌者十餘過,猶恨不足,時人稱為水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馮相身處朝市,向為塵俗所役,乍見山光水色,洗滌心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談。如:「齒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人傖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