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50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所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去學劍,又不。」《三國演義》第四回:「今事不,乃天意也!」
2.不行。《紅樓夢》第五七回:「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掖在被中,笑道:『這可去不了。』」
3.難道。表示反詰的語氣。宋.程垓〈鳳棲梧.有客錢塘江上住〉詞:「芳草夢魂應記取。不忘卻池塘句。」《水滸傳》第二八回:「看你怎地奈何我!沒地里倒把我發回陽谷縣去不?」
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化合物相作用而生一種加產物(或稱加物)的化學反應,即A+B→C的反應。如氫氣與乙烯可經H2+C2H4→C2H6反應形乙烷,此即為一種加反應。在有機化學裏,>C=CC=O,>C=N-,-C≡N等的不飽和鍵,常與氫(H2 )、鹵(X2 )、鹵化氫(HX)、水和醇等分子結合,產生飽和鍵的產品,如乙烯加氯生二氯乙烷的化學反應:
  CH2=CH2+Cl2→CH2Cl-CH2Cl即是一種加反應。
得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指道術修煉完為仙人。如:「中國古代皇帝為了能得道仙,不惜巨資派人四處尋求祕方。」
積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積土壤形山峰。比喻積少多,集小大。漢.王充《論衡.狀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山,非斯須之作。」
功墮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快要功時遭到毀壞。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五齣:「侵地無方,攻城記屈,邅回轉覺難發,功墮垂,怎能勾衝擊唐突。」也作「功敗垂」。
舉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眾人舉起袖子,就能連結幕。比喻人數極多。《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連衽帷,舉袂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原因。如:「這件事的因複雜,尚待釐清。」
年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期包括年前期(泛指十九至四十五歲)、年中期(泛指四十五至六十歲)與年後期(泛指六十歲以後)三個階段,此時身心發展較為熟,人格漸次定型,社會對其亦有較高的期望。
本-效益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一個精細規劃的方案或數個替代方案所有的利弊得失所作的系統性評估。所謂效益是指一個貨物或服務的價值,而本則是轉移這個貨物或服務的前身的值值。由本效益分析來決定是否採此一方案的準則是所獲的效益需大於所需的本。簡言之,就是所有好處的總和大於所有壞處的總和。對於一個污染防法方案而言,廣義的本效益分析,是對社會生產消費習慣任何實際或假設的改變所作的系統性評估;狹義而言,則是計算方案的本(政府之支出經費)及效益(降低污染的效益,包括如果沒有採取此方案時所需避免環境污染危害的本,及避免人類福祉受到傷害所需之本)。
  本效益分析是評估計畫是否可行的方法之一,不同於一般的財評...
  本-效益分析是指對於任何一項投資計畫的效益與本作有系統的分析與檢討,提出測定投資可能發生的預期結果,作為合理分配與運用資源的準則。本效益分析運用經濟的原則來衡量投資的效益,不僅考慮長遠(現在與未來),而且也重視深入分析(包括直接、間接、有形、無形、外部、內部等因素)。
  本效益分析運用在教育上的目的有二:
  1.由於教育本的增加,使教育資源的負擔日感沈重,希望透過本效益分析,以提高教育資源(特別是教育經費支出)分配與使用的效率。
  2.比較政府各項公共支出效益的大小,特別是教育投資與非教育投資利益的比較,以作為政府分配資源及選擇投資計畫優先順...
泛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江湖的水溢出,四處亂流而造嚴重的災害。如:「此次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已使低窪地區泛濫災。」
2.比喻數量過多而造災害或不便。如:「臺北市的車輛因過多而泛濫災,造交通擁擠和混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