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計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謀遠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深謀遠慮」即深遠而周到的計謀與思慮,語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內容主要講述秦朝治國的過失,收錄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提及陳涉的起義。陳涉,名勝,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抗秦,當時因天下百姓皆苦於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陳涉所率領的義勇軍。賈誼以為,陳涉的地位低微,擁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軍隊也比不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毀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
燔書坑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焚燬書籍、坑殺儒生的事。參見「焚書坑儒」條。
失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違背禮節。《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
淪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淪陷而滅亡。《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時,日月薄食,山陵淪亡。」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八首之二七:「朝雲無處所,荊國亦淪亡。」也作「淪滅」。
誅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戮。《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三國演義》第九回:「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
疾足先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爭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張膽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秦:西元前248∼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無道:不行正道。 (3)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就用來泛稱國家。 (4) 罷:音ㄆ|ˊ,通「疲」,勞乏、困倦。〔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
深圖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謀遠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深謀遠慮」即深遠而周到的計謀與思慮,語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內容主要講述秦朝治國的過失,收錄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提及陳涉的起義。陳涉,名勝,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抗秦,當時因天下百姓皆苦於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陳涉所率領的義勇軍。賈誼以為,陳涉的地位低微,擁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軍隊也比不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毀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
禍結兵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2>,匈奴亦創艾3>,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 〔注解〕 (1) 約齎:輕裝。齎,音ㄐ|。 (2) 罷耗:疲勞耗弱。罷,通「疲」,音ㄆ|ˊ。 (3) 創艾:因受懲治而畏懼。艾,通「乂」,音ㄞˋ,懲戒。
瀛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為東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