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16 ms
共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值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吾驕灌夫罪。」乃令騎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武安乃麾騎縛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詔。」劾灌夫罵坐不敬,繫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皆得弃市罪。 〔注解〕
(1) 行酒:酌酒奉客,即今「敬酒」。
(2)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對某人尊敬,離席而起。
(3) 夫:灌夫(?∼前131),字仲孺,西漢潁川人。父張孟為灌嬰舍人,改姓灌。吳楚反,孟死軍中,夫入吳軍殺敵,以此聞名,為中郎將。武帝時為太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詆毀,貶抑。
(5) 直...
|
自由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強調個人自由的思想。以個人為目的,視國家為工具,反對國家權力干涉個人自由,主張解除社會經濟勢力對個人自由的束縛及威脅。[例]自由主義尊重人的價值並強調實現自我的觀念和理想,對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
|
功倍事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
(2) 倒懸:縛人兩足倒掛,比喻極為困苦。
|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鄉學,充作養士之所,皆師之賜。 懷海禪學的主要特點,是主張眾生心性本來圓滿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繫縛,就和諸佛無異。有一著名語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顯示心性本自寂照與隨事即用顯體的禪宗心要,較馬祖道一所說更為具體。其修行法門,就是根據這個思想,他說︰「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並皆放卻,莫記、莫憶、莫緣、莫念。放捨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無所辯,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懷海的作略,如打、笑、喝、舉拂等,和道...
|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軍在外作戰,不受君命的束縛。《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請戰者乎?」
|
蓬蒿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居草野,終其一生的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宋.賀鑄〈小梅花.縛虎手〉詞:「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
|
不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數量很大,無法估計。《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唐.李商隱〈魏碑〉詩:「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也作「不貲」。
|
刑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束縛犯人、逼問口供或執行刑罰的器具。如手銬、腳鐐、夾棍等。[例]這家陳列館陳列許多古代的法庭刑具,令人看了不寒而慄!
|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
|
轅下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馬駕車,在車轅下侷促不安。比喻人受束縛而侷促不安不能施展。《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上怒內史曰:『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