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唯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不承認普遍概念存在於實在事物之中,亦不承認其存在於思想之中的哲學主張。認為事物先於概念而存在,概念只是空名,不能反映事物的特性和本質。相對於實在論而言。
阿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散文因民間文學的闖入,在舊有的、侷限的現代散文中開創出新風貌。並且其不迎合文學商品化市場,內容大多反映鄉土與關懷家園。阿盛寫作的理念是:「天地之間有文章,但凡人事皆可觀。」在他心目中天地就是一本無字的大書,人情就是最動人的文章,他強調土地與人性的觀照,並真誠的寫出美好與不美好的真實面。 著作 <同學們><廁所的故事>《唱起唐山謠》《兩面鼓》《行過急水溪》《綠袖紅塵》前衛出版社《如歌的行板》《春秋麻黃》《十殿閻君》《青春嶺》《阿盛別栽》《春秋臺北》《歲月鄉情》《吃飯族》《滿天星》《春風不識字》《秀才樓五更鼓》〈長篇小說...
劉克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成就。詩學陸遊,抒發愛國情懷,他的詩既吸收了唐代名家的風采,也繼承了南宋前期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風格,反映現實,雄偉豪放;詞繼辛棄疾的革新精神,同時又發展了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與蘇軾、辛棄疾等人形成了一個風格雄健,影響廣泛的豪放派。是辛派詞人「三劉」(劉克莊、劉過、劉辰翁)之首,本想為國家統一大業有所作為,不甘心作詞人,這也與辛棄疾相同。他說:「羞學流鶯百囀,總不涉閨情春怨。」(《賀新郎》)「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玉樓春》)(水西橋是妓女聚居的地方)這是他的創作主張。他繼承了辛棄疾的豪放風格,對人民同...
風雨漂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雨飄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
張秀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崇拜欣賞京派女作家凌淑華及英國意識流作家吳爾芙等,並從中吸取創作養份。她說過:「自生活的最細微處,反映出那顛撲不破的真理」。她早期寫作題材,多屬幻思夢想等個人悲喜,風格雋逸空靈,透發著濃重的傷感與幽怨,字裡行間帶一種煙水迷離的韻緻。而在經歷人生種種磨難的中年之後,寫作文風逐漸貼近現實,更注重真實生活所能帶來的啟發,擅長於微小的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從一粒細砂,一片花瓣,一點星光,尋覓出對人生的深厚啟示。她認為,文藝作品的取材可大可小,但要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微小的題材,經過創作者的慧心詮釋和妙筆描繪,一定能寫出人性的...
笛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笛卡爾 主要觀點嘗試抓對任何事情抱以懷疑的態度來探尋哲學。他說: r 我對任何事都懷疑,除了 ,我懷疑,這件事是無疑的。當我懷疑時,我在思考;當我思考時,我必定存在。 J 因此獲致有名的結論:「我思故我在。」他從此點來護明上帝的存在,並推斷我們的感官經驗,必定是一個客觀真實的反映”因為上帝不會欺騙我們。笛卡爾進一步假定人的心、身是分離的,他視人的事體為機器,以可預測的方式來運作;在這方面,人和其他動物是相同的。而心(靈! • 是人獨有的屬性,我們的心(靈)是自山的 • 可決定人體的行動。笛卡爾認為人腦中的松果腺是心、身接...
梅堯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梅歐」。他積極支持歐陽修的古文運動,他的詩作分為古淡與刻畫兩種,為當時人所推崇。他的詩能夠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風格平淡樸素,而又含蓄深刻。梅公在公務之餘,還經常步出縣衙,流連於建德、東流、池州的青山綠水之間,寫了不少詠景詠物詠友的詩,從梅堯臣在建德留下的百篇詩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梅堯臣的獨特風格,它平易而深刻,細膩而貼切,凝鍊而又有自由,新巧而又潑辣,他在一向被抒情詩用慣了的短小形式里,能夠突破陳規,做到議論突出,談吐不凡。在山水景物的描繪方面,也形成了刻劃個性、摹寫細節的特點,給人以新鮮細緻的感受。
浮世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日本江戶時代(西元1603~1867)的木版畫。以明豔的色彩,簡練的線條描繪民間風俗、人物、風景等,能充分反映當時的民間生活。浮世繪約風行二百餘年,著名的畫家有鈴木春信、菱川師宣等。
曹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解放區。 解放後,長期任文藝界領導職條。1951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擔任首任院長。 文學觀點反映社會悲景,曹禺主觀上認為社會悲劇的產生乃「自然的法則」,並說「宇宙正像一口殘酷的井,落在裡面,怎樣呼號也難 逃脫這黑暗的坑。」(註:《〈雷雨〉序》) 著作《雷雨》(1933年)《日出》(1936年)《原野》(1937年)《全民總動員》(1938年,與宋之的合著,又名《黑字二十八》)《蛻變》(1939年)《正在想》(1939年)《北京人》(1941年)《家》(1942年,改編自巴金的小說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鍍金》(19...
遺臭千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惡名永遠流傳後世嗎?」由此可以看出,桓溫認為要讓美名流芳後世,是不容易;但是如果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