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嬉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崇尚自然形態生活的青年集團。為英語hippie的音譯。其思想起源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存在主義,萌芽於歐洲,西元一九六七年左右,出現於美國,後蔓延至世界各國,最後終告自然消散。嬉皮信奉非暴力倫理,捨棄既成社會的風俗習慣,穿著舉止率性,經常蓬頭垢面,喜歡飲酒、服用迷幻藥或吸食大麻煙。
|
沈石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文集》十卷本。沈石溪的作品往往深入動物的內心世界,把握讀者可信的動物心理的特點,反映動物主角的性格命運,這種風格使他成為發軔於80年代的當代中國動物小說的前鋒主將。他的動物小說被公認為除了好讀、耐讀、扣人心弦之外,還實踐了他對動物小說的美學體會和新鮮獨到的生命哲學見解。雖然他的許多作品被宣傳為少兒讀物,但其描寫動物行為、心理的精彩程度,和賦予動物主角詮釋哲理的意義讓許多成年讀者為之動容。在他的作品中人與動物、不同種動物之間的關係是令人思考的內容,他的描寫立足於科學之上,有些內容雖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他...
|
畫人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人測驗(Draw-A-Person, Human Figure Drawing) 編製歷史Goodenough(1926):Draw-A-Man評估心理成熟程度或智力水準Machover(1949):Draw-A-Person首創根據投射測驗理論進行性格解析身體形象(body image)假說1).形象:反映自我2).紙張的處理:對置身環境的看法Koppitz(1968)拓展發展程度與情緒指標�(吳昭容,民81,譯HFD實施與解釋)
|
風雨飄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雨飄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
|
戴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 五律 七律 ,古體近體,皆有佳作。 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反映戰亂中社會現實的,有揭露昏暗醜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另外,戴叔倫還給後人留下了頗為有名的論詩名言,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這對宋明以後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有《戴叔倫集》,其詞...
|
嚴歌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性的探尋」,她自己曾經說過:「如果生活中沒有一在的突破的話,會很沒勁。」她的人生閱歷豐富,所以反映在作品中,呈現出題材差距很大的創作特色,她的作品中也呈現出許多移民文學的新風貌。她和影劇圈有密切的接觸,受過電影劇本的寫作多種角度的訓練,使她的作品描繪人物形象特別突出,視覺化、具體化。 著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鞋權貴》、《綠血》、《一個女兵的悄悄話》、《一個女人的史詩》、《綠血》、《花兒與少年》、《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等。中篇小說《女房東》、《人寰》。電影劇本《扶桑》、《天浴》(根據此作改編的電影獲美國影評...
|
旁觀袖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袖手旁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柳宗元(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故亦稱為「柳河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亦稱為「柳柳州」,後死於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私交甚篤。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柳宗元大部分的著名作品,是在貶謫永州的十年間完成的。他描寫山水,不僅基於長期的觀察和敏銳的感受,更能將山水予以形象化,捕捉不同山水間的個性化特徵,賦予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除了對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達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雖...
|
馬諦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大特色。色調:馬諦斯用色大膽,以飽和的純色來表現色彩,因此在畫面上時常出現異常強烈的配色,並無忠實反映實物之意,而是由畫家主觀地配置色彩。 重要作品<戴帽子的婦人>、<藍色的裸女>、<馬諦斯夫人>、<科西嘉島日落>、<奢侈>、<國王之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馬諦斯英文關鍵字:Henri Matisse 參考資料劉振源(1999)。野獸派繪畫。臺北:藝術圖書。頁48-101。許麗雯/編 (1997)。野獸派。新北:縱橫文化。頁5-9。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
|
正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類別之一。源自十八世紀時為宣傳自由政治思想、反映生活需求所提倡的戲劇。特徵是不受古典主義創作原則的約束,兼有悲劇、喜劇的因素,以表現嚴肅的衝突為內容,為求多方反映社會生活,劇情多矛盾複雜。十九世紀之後,成為戲劇創作的主流。
|
三春寸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寸草春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孟郊出身寒苦,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作了官後,又因性情耿直而受到排擠,最後只能當個小官,直到去世。孟郊由於一生貧寒,他的詩作也多描寫自己淒涼的境遇及心聲,同時也反映一般人民的生活疾苦。在〈遊子吟〉這首詩中,描寫慈母為即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製衣物,以免他們在路上受寒。這樣的恩情,子女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報答。詩中用「寸草」比喻子女,而用「三春暉」比喻母愛。「春暉」即是指春天的陽光,形容母愛有如春陽一樣的溫暖。後來「寸草春暉」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報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