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晦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愚昧無知。清.龔自珍〈臣里〉:「晦盲儇輕,少而苛、壯而脆、老而獷,黃帝之所謂痺民也者,盡子之客也。」
空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蒙無知的樣子。唐.柳宗元.貞符詩.序:「孰稱古初朴蒙空侗而無爭。」也作「倥侗」。
下愚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愚蠢無知而又固執不化、不求上進。《醒世姻緣傳》第五○回:「無奈那下愚不移的心性,連自己竟忘記了那秀才是別人與他掙的,居之不疑。」《紅樓夢》第一二○回:「奈鄙人下愚不移,致有今日。」
男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孩痴頑無知。比喻年幼。元.蒲道源〈閑居紀事〉詩二首之二:「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士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人、讀書人。《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孫程傳》:「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既無知人之明,又未嘗交知士類。」《晉書.卷八三.袁瓌傳》:「少有才氣,俶儻不羈,為士類所稱。」也作「士流」。
裝憨打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裝痴呆無知的樣子。《金瓶梅》第三七回:「他與了你銀子這一向,還不替他買將來。你這等裝憨打呆的!」
不識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幼無知而不懂事。《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兩個小丫頭子纔七八歲,原不識事,只管哭啼求告。」
末節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據《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引)朕明年有事於南郊1>,謁2>清宮,朝太廟3>,繁文縟禮,予心懵然4>。雖舊章具存,而每事思問。求可以教諸生習儀於朝廷者,有司以扑齥上,求其勉慎所職,無令觀聽者有云,可守太常博士。 〔注解〕 (1)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通常為太廟所在,古代天子於此祭天祀祖。 (2) 謁:音|ㄝˋ,進見、拜見。 (3) 朝太廟:朝,參拜。太廟,天子為奉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宗廟。 (4)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群居穴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的人群居於山洞之中。後比喻人見聞不廣,粗野無知。《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遮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文辭掩飾過失。如:「你不必用年少無知的理由來遮說他所犯下的錯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