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634 ms
共 1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善刀而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刀擦拭乾淨收藏起來。比喻自斂才能而不外炫。《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
不貴尺璧而重寸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光陰。《淮南子.原道》:「夫日回而月周,時不與人游。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繼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著。表示緊跟著某一情況或動作之後。如:「聽到家中遭到土石流的侵襲,他先是一驚,繼而放聲大哭。」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婦出場畢,後部樂作,諸軍繳隊雜劇一段,繼而露臺弟子雜劇一段。」《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義,謀反篡位,先時戕害僚友,繼而弁髦君上。」
|
見機而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事情發展的形勢而有所因應。漢.蔡邕〈陳留太守胡碩碑〉:「爰自登朝,進退以方,見機而作,如鴻之翔。」《周書.卷一二.齊煬王憲傳》:「兵者詭道,去留不定,見機而作,不得遵常。」
|
習而不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慣了某種事物,便不易察覺出其中的問題。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二.士戲》:「林堯叟謂得臣輕用民命,便解作戲弄之戲,學者習而不察,以為實然。」
|
扺掌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為歡洽的談話。《戰國策.秦策一》:「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扺掌而談,趙王大悅。」《隋唐演義》第三七回:「兩人意氣相合,扺掌而談者三日。」也作「抵掌而談」。
|
接淅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淅,漬米,已淘漬的米。接淅而行指淘米未及燒飯就攜離而去。語出《孟子.萬章下》:「孔子去齊,接淅而行。」形容時間急迫,匆忙離去。
|
廢書而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相似詞4 例句 出處《史記˙孟荀列傳》: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解釋讀到某段書時,因有所感,所以放下書本嘆息。 相似詞掩卷嘆息 例句當今許多被聯考壓榨的學子們,不再像古人一樣會廢書而嘆了,只是千方百計的把內容給背起來。
|
由下而上處理歷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下而上處理歷程與由上而下處理歷程不同。由小單位到大單位、由部分到整體的方式,稱為由下而上的處理歷程,與由上而下的處理歷程(top-down processing)相反;後者是先了解整體,再辨識部分。有些心理學家用資料驅使取向(data driven approach)與概念驅使取向(conceptually driven approach)來區別上述兩種訊息的處理方式。
帕墨(H.E. Palmer)認為對訊息處理大部分都是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兩者交互進行,此方式稱為交互處理歷程(interactive processing)。 對認識的材料由下而上的處理歷程著... |
待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適當的時機,才有所行動。《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齣:「掃秋雲半生如夢,且渡江西去,朱門寄跡,待時而動。」也作「待時而舉」、「觀機而動」。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